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31页 |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9-12页 |
·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第12-26页 |
·研究内容及可能的创新 | 第26-27页 |
·研究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 | 第27-31页 |
第二章 产学研联盟的理论概述 | 第31-55页 |
·产学研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内涵 | 第31-39页 |
·产学研联盟的理论基础 | 第39-48页 |
·技术创新与产学研联盟的关联分析 | 第48-55页 |
第三章 产学研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模式及其选择 | 第55-84页 |
·国外产学研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基本模式 | 第55-67页 |
·国内产学研战略联盟的基本模式 | 第67-75页 |
·产学研联盟模式的选择 | 第75-84页 |
第四章 产学研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运行机制 | 第84-113页 |
·产学研联盟的运行机制概述 | 第84-85页 |
·选择机制 | 第85-90页 |
·信任机制 | 第90-95页 |
·知识转移机制 | 第95-101页 |
·协同创新机制 | 第101-108页 |
·利益分配机制 | 第108-113页 |
第五章 中国有色金属产学研科技创新联合体的实证分析 | 第113-133页 |
·产学研联盟成为中国有色金属行业自主创新的客观需要 | 第113-119页 |
·中国有色金属产学研科技创新联合体产生背景概况 | 第119-123页 |
·中国有色金属产学研科技创新联盟的组织模式 | 第123-126页 |
·中国有色金属产学研科技创新联合体的运作机制 | 第126-127页 |
·启示和建议 | 第127-133页 |
第六章 全文回顾及研究展望 | 第133-135页 |
·主要结论 | 第133页 |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133-135页 |
参考文献 | 第135-140页 |
致谢 | 第140-14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1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