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旅游经济论文--旅游经济理论与方法论文

中澳高职旅游教育校企合作模式比较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引言第10-19页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一) 研究背景第10-11页
  (二) 研究意义第11页
 二、 文献综述第11-16页
  (一)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第11-13页
  (二)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第13-16页
 三、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6-18页
  (一) 研究内容第16-18页
  (二) 研究方法第18页
 四、 创新之处第18-19页
第二章 理论依据及相关概念界定第19-25页
 一、 理论依据第19-21页
  (一) 人力资本理论第19-20页
  (二)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20-21页
 二、 相关概念界定第21-25页
  (一) 人才培养模式第21-22页
  (二) 校企合作模式第22-25页
第三章 中国高职旅游教育校企合作主要模式第25-30页
 一、 中国高职旅游教育的发展第25页
 二、 中国高职旅游院校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第25-27页
  (一) “2+1”模式第25-26页
  (二) 订单式第26页
  (三) 股份合作制第26-27页
  (四) 集团化第27页
 三、 中国高职旅游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基本特征第27-30页
  (一) 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第27-28页
  (二) 旅游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较低第28页
  (三) 合作周期较短第28-29页
  (四) 学生在旅游企业实习效果不佳第29-30页
第四章 澳大利亚高职旅游教育校企合作主要模式第30-33页
 一、 澳大利亚高职旅游教育的发展第30页
 二、 澳大利亚高职旅游教育的主要模式第30-31页
  (一) TAFE第30-31页
  (二) 新学徒制第31页
 三、 澳大利亚高职旅游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基本特征第31-33页
  (一) 能力本位的价值取向第31-32页
  (二) 企业积极参与,行业协会发挥主导作用第32页
  (三) 高职旅游校企合作院校中兼职教师偏多第32-33页
第五章 中澳高职旅游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差异比较第33-45页
 一、 中澳高职旅游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相同之处第33页
 二、 中澳高职旅游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主要差异第33-41页
  (一) 课程设置第33-35页
  (二) 师资结构第35-36页
  (三) 实训场地第36-38页
  (四) 行业协会和研究机构第38-39页
  (五) 法律法规第39-40页
  (六) 资格认证机制第40-41页
 三、 中澳高职旅游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第41-45页
  (一) 旅游行业的发展与旅游企业的经营状况第42页
  (二) 旅游管理专业学科地位第42页
  (三) 社会对高职旅游教育的认知第42-43页
  (四) 学历认证机制第43-45页
第六章 中国高职旅游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改进策略第45-52页
 一、 成立专门的校企合作组织机构,形成校企合作机制第45-46页
  (一) 建立校企合作激励机制第45页
  (二) 建立校企合作监督管理机制第45-46页
  (三) 建立校企合作责任机制第46页
  (四) 建立校企合作评价机制第46页
 二、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合理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第46-47页
 三、 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第47-49页
 四、 加强校企合作法律、法规建设第49页
 五、 加强校企合作实习期间管理工作第49-50页
  (一) 实习初期管理第49页
  (二) 实习中期管理第49-50页
  (三) 实习后期管理第50页
 六、 建立中国特色的产学研式旅游教育集团第50-52页
结论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5页
致谢第55-56页
个人简历及科研成果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县域旅游经济发展模式选择研究--以辽宁省为例
下一篇:乡村旅游度假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