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5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3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 第13-23页 |
·设施农业 | 第13-15页 |
·植物水分胁迫的研究进展 | 第15-19页 |
·植物缺水诊断的研究进展 | 第19-23页 |
·研究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3-25页 |
·研究的内容 | 第23页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3-24页 |
·技术路线 | 第24-25页 |
第二章 试验设计方案 | 第25-31页 |
·试验区概况 | 第25页 |
·试验设计 | 第25-28页 |
·试验材料 | 第25页 |
·试验方法 | 第25-28页 |
·观测内容与方法 | 第28-29页 |
·土壤物理性质的测定 | 第28页 |
·环境因子的测定 | 第28页 |
·甜椒形态指标的测定 | 第28-29页 |
·甜椒生理指标的测定 | 第29页 |
·甜椒品质的测定 | 第29页 |
·产量的测定 | 第29页 |
·试验的可行性分析 | 第29-31页 |
第三章 分根区交替灌溉不同灌水下限条件下甜椒生长发育对水分的响应 | 第31-47页 |
·不同灌溉方式和灌水下限对甜椒根区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的影响 | 第31-34页 |
·甜椒全生育期内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过程 | 第31-32页 |
·灌水前后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过程 | 第32-34页 |
·不同灌水方式下土壤温度的动态变化 | 第34-41页 |
·甜椒根区土壤温度随深度的变化 | 第35-36页 |
·甜椒根区土壤温度随时间的动态变化 | 第36-37页 |
·生育期内甜椒根区土壤温度的动态变化 | 第37-38页 |
·甜椒根区土壤温度日最大变幅特征 | 第38-40页 |
·土壤温度和气温的关系 | 第40-41页 |
·不同灌水方式和灌水下限对甜椒耗水规律的影响 | 第41-43页 |
·对甜椒棵间蒸发的影响 | 第41-42页 |
·对甜椒耗水量的影响 | 第42-43页 |
·不同灌溉下限对植株生长的影响 | 第43-45页 |
·不同灌溉下限对株高的影响 | 第43-44页 |
·不同灌溉下限对根冠比的影响 | 第44-45页 |
·不同灌水下限对根系导水率的影响 | 第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四章 温室甜椒最优灌溉模式的确定 | 第47-62页 |
·不同灌水下限处理的灌水参数比较 | 第47-48页 |
·不同灌水下限对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 第48-53页 |
·对光合速率(P_n)的影响 | 第48-50页 |
·对气孔导度(G_s)的影响 | 第50-51页 |
·对作物蒸腾速率(T_r)的影响 | 第51-52页 |
·对叶片胞间CO_2 浓度(C_i)的影响 | 第52-53页 |
·不同灌水下限对产量的影响 | 第53-54页 |
·产量与灌水量的关系 | 第53-54页 |
·产量与灌水下限的关系 | 第54页 |
·不同灌水下限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第54-56页 |
·对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 | 第54-55页 |
·对产量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 | 第55-56页 |
·不同灌水下限对甜椒品质的影响 | 第56-58页 |
·对甜椒果实含水量、可溶性固形物的影响 | 第56-58页 |
·对甜椒营养品质的影响 | 第58页 |
·最优灌溉模式的确定 | 第58-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五章 分根区交替灌溉温室甜椒水分亏缺诊断指标研究 | 第62-85页 |
·指标间关系分析 | 第62-67页 |
·甜椒生理生态指标与土壤水分指标之间的关系 | 第62-65页 |
·气象指标与作物生理生态指标之间的关系 | 第65-66页 |
·植物生理生态指标之间的关系 | 第66-67页 |
·甜椒水分亏缺诊断指标敏感性分析 | 第67-83页 |
·通径系数概念 | 第67-68页 |
·土壤水分与生理指标对产量的通径分析 | 第68-73页 |
·气象因子与生理指标对WUE 的通径分析 | 第73-78页 |
·土壤水分与生理指标对品质的通径分析 | 第78-83页 |
·小结 | 第83-8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5-87页 |
·主要结论 | 第85-86页 |
·论文不足之处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主要问题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4页 |
致谢 | 第94-95页 |
作者简介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