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按栽培制度分论文

有机无机配施对南方双季稻养分累积、产量及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0页
 1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0-11页
 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1-17页
   ·有机肥的定义及其种类第12页
   ·有机肥对农作物产量影响第12-14页
   ·有机肥对农作物品质影响第14-15页
   ·有机肥对土壤微生物活性影响第15-17页
 3 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17-19页
   ·有机肥加工工艺亟待改善第17-18页
   ·有机肥作用机理的研究缺乏系统性第18页
   ·有机肥对作物生长及土壤环境影响需做大量研究第18页
   ·专一性和区域性的有机肥开发需待加强第18页
   ·有机肥对微生物活性的作用机理研究需加深第18页
   ·有机肥的推广使用仍有困难第18-19页
 4 技术路线图第19-20页
第二章 有机无机配施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第20-3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0-22页
   ·供试材料第20-21页
     ·水稻品种第20页
     ·供试土壤第20页
     ·供试肥料第20-21页
   ·试验设计和田间管理第21页
   ·取样方法及测定项目第21-22页
     ·取样及测定项目第21-22页
     ·测定方法第22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2-33页
   ·有机无机配施对水稻株高及分蘖数的影响第22-24页
     ·不同处理水稻株高的动态变化第22-23页
     ·不同处理水稻分蘖数的动态变化第23-24页
   ·有机无机配施对水稻碳氮代谢产物的影响第24-28页
     ·不同处理对水稻可溶性糖含量及总量的影响第24-26页
     ·不同处理对水稻游离氨基酸含量及总量的影响第26-28页
   ·有机无机配施对水稻光合特性的影响第28-31页
     ·不同处理对水稻SPAD值的动态变化第28-29页
     ·不同处理对晚稻剑叶光合特性的影响第29-31页
   ·有机无机配施对水稻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影响第31-33页
     ·不同处理对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第31-32页
     ·不同处理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第32-33页
 3 讨论第33-36页
   ·有机无机配施对水稻株高、分蘖的动态影响第33-34页
   ·有机无机配施对水稻碳氮代谢产物的影响第34页
   ·有机无机配施对水稻光合特性的影响第34页
   ·有机无机配施对水稻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影响第34-36页
第三章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水稻N、P、K养分累积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第36-4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6-37页
   ·供试材料第36页
   ·试验设计和田间管理第36页
   ·取样方法及测定项目第36-37页
     ·取样及测定项目第36页
     ·测定方法第36-37页
   ·氮磷钾养分累积和氮素利用效率的计算方法第37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7-42页
   ·有机无机配施对水稻地上部N、P、K养分累积的影响第37-40页
   ·有机无机配施对水稻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第40-42页
 3 讨论第42-44页
第四章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稻田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第44-5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4-45页
   ·供试材料第44页
   ·试验设计和田间管理第44页
   ·取样方法及测定项目第44-45页
     ·取样及测定项目第44-45页
     ·测定方法第45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5-54页
   ·有机无机配施对稻田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第45-48页
   ·有机无机配施对稻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第48-54页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第48-49页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第49-50页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转化酶活性的影响第50-51页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第51-52页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第52-54页
   ·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酶的相关性分析第54页
 3 讨论第54-56页
第五章 结论第56-59页
 1 结论第56页
 2 创新点第56-57页
 3 前景展望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70页
致谢第70-71页
作者简介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安吉白茶阶段性返白期间酚类物质代谢关键酶基因表达的动态变化研究
下一篇:饼粕型烟草专用基肥的营养特点及其对烤烟产量与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