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1 引言 | 第9-25页 |
·沙蒿的分类及其生物学特性 | 第11-12页 |
·黑沙蒿的生物生态学特性 | 第11页 |
·白沙蒿的生物生态学特性 | 第11-12页 |
·昆虫的化学生态学研究现状 | 第12-23页 |
·植物挥发物概念和种类 | 第13页 |
·植物挥发物与昆虫行为之间的研究 | 第13-16页 |
·引诱植食性昆虫的植物挥发性信息化合物的作用方式 | 第16-17页 |
·引诱植食性昆虫的植物挥发性信息化合物的有效作用浓度 | 第17-18页 |
·引诱植食性昆虫的植物挥发性信息化合物的有效作用距离 | 第18-19页 |
·应用植物挥发物防治沙蒿四种钻蛀性害虫可行性研究 | 第19-20页 |
·研究植物挥发物与昆虫行为间关系的方法 | 第20-23页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3-24页 |
·研究的总体思路和主要内容 | 第24-25页 |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5-34页 |
·健康沙蒿与哀弱挥发性物质的采集与成分的鉴定 | 第25-26页 |
·样品采集 | 第25-26页 |
·植物挥发物的分析鉴定 | 第26页 |
·两种沙蒿不同部位挥发物的采集与鉴定 | 第26-27页 |
·沙蒿不同部位挥发物的采集 | 第26-27页 |
·试验方法 | 第27页 |
·仪器及条件 | 第27页 |
·沙蒿钻蛀性害虫的室内引诱活性测定 | 第27-31页 |
·沙蒿大粒象的触角电位测定 | 第27-29页 |
·"Y"型嗅觉测定仪对沙蒿大粒象和沙蒿木蠹蛾的行为学测定 | 第29-31页 |
·野外生物学测定 | 第31-34页 |
·诱源及诱芯的制作 | 第31页 |
·诱捕器的制作 | 第31-33页 |
·林间实验设计 | 第33-3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4-59页 |
·健康与衰弱沙蒿挥发性成分的鉴定 | 第34-37页 |
·黑、白两种沙蒿不同部位挥发物的比较 | 第37-59页 |
·两种沙蒿叶部的挥发性物质 | 第41-42页 |
·两种沙蒿茎部的挥发性物质 | 第42页 |
·两种沙蒿根部的挥发性物质 | 第42-43页 |
·沙蒿主要挥发物对沙蒿大粒象的触角电位测定 | 第43-45页 |
·沙蒿挥发性成分不同浓度系列对沙蒿大粒象的室内引诱活性测定 | 第45-50页 |
·野外引诱活性测定 | 第50-5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9-63页 |
·结论 | 第59-61页 |
·讨论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附图 | 第67-69页 |
附录 | 第69-70页 |
个人简介 | 第70-71页 |
导师简介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