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拉桥静动力有限元分析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致谢 | 第7-14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1页 |
| ·斜拉桥的发展及其结构特点 | 第14页 |
| ·国内外斜拉桥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 第14-18页 |
| ·斜拉桥存在的问题及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现实意义 | 第20-21页 |
| 第二章 斜拉桥基本计算理论和分析方法 | 第21-33页 |
| ·斜拉桥的静力分析 | 第21页 |
| ·斜拉桥平面分析 | 第21-22页 |
| ·斜拉桥空间分析 | 第22页 |
| ·几何非线性分析理论 | 第22-25页 |
| ·变形体运动状态描述 | 第22-23页 |
| ·总体拉格朗日列式法 | 第23-25页 |
| ·修正的拉格朗日列式法 | 第25页 |
| ·两种方法的区别 | 第25页 |
| ·几何非线性分析影响因素的处理方法 | 第25-30页 |
| ·斜拉索的自重垂度效应的处理 | 第25-27页 |
| ·大位移效应的处理方法 | 第27页 |
| ·梁—柱效应的处理方法 | 第27-30页 |
| ·非线性方程的求解方法 | 第30-32页 |
| ·增量法 | 第30-31页 |
| ·迭代法 | 第31页 |
| ·增量迭代混合法 | 第31-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第三章 工程背景及斜拉桥空间建模静力分析 | 第33-55页 |
| ·建立有限元模型的要求 | 第33-34页 |
| ·斜拉索的模拟 | 第33页 |
| ·加劲梁的模拟 | 第33-34页 |
| ·索塔的模拟 | 第34页 |
| ·斜拉桥合理成桥状态的确定方法 | 第34-37页 |
| ·恒载索力无约束优化法 | 第34-36页 |
| ·恒载索力有约束的优化法 | 第36-37页 |
| ·斜拉桥有限元分析 | 第37-55页 |
| ·工程概况 | 第37-38页 |
|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8-43页 |
| ·“方案一”工况下结构受力分析 | 第43-47页 |
| ·“方案二”工况下结构受力分析 | 第47-53页 |
| ·结论分析 | 第53-55页 |
| 第四章 沉井基础结构稳定性分析 | 第55-61页 |
| ·概述 | 第55页 |
| ·沉井基础的适用范围 | 第55页 |
| ·沉井的分类 | 第55-56页 |
| ·斜拉桥下部结构计算分析 | 第56-60页 |
| ·计算说明及设计条件 | 第56-57页 |
| ·开挖方案一情况下的沉井分析 | 第57-59页 |
| ·开挖方案二情况下的沉井分析 | 第59-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第五章 斜拉桥动力特性及抗震分析 | 第61-88页 |
| ·概述 | 第61页 |
| ·桥梁抗震分析的方法 | 第61-64页 |
| ·静力法 | 第61页 |
| ·动力反应谱法 | 第61-63页 |
| ·动态时程分析法 | 第63-64页 |
| ·虚拟激励法 | 第64页 |
| ·地震作用下结构计算分析 | 第64-68页 |
| ·反应谱数据 | 第64-66页 |
| ·群桩基础的计算模式 | 第66页 |
| ·地震动水压力的模拟 | 第66-68页 |
| ·主桥在地震作用下计算模型分析 | 第68-77页 |
| ·计算说明及假定 | 第68页 |
|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68页 |
| ·桥梁结构反应谱计算结果 | 第68-69页 |
| ·桥梁结构反应谱分析 | 第69-70页 |
| ·桥梁结构反应谱分析验算结果 | 第70-75页 |
| ·主桥振型图(考虑水的影响) | 第75-77页 |
| ·引桥在地震作用下结构计算分析 | 第77-86页 |
|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77页 |
| ·桥梁结构反应谱计算结果 | 第77-78页 |
| ·桥梁结构反应谱分析 | 第78-79页 |
| ·桥梁结构反应谱分析验算结果 | 第79-85页 |
| ·引桥振型图 | 第85-86页 |
| ·抗震分析结论 | 第86-88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8-89页 |
| ·结论 | 第88页 |
| ·展望 | 第88-89页 |
| 参考文献 | 第89-9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2-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