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临床学论文--针灸学、针灸疗法论文--穴位疗法(经络疗法)论文

电针对内囊电毁损痉挛模型大鼠中枢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影响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缩略词表第7-8页
引言第8-10页
实验研究第10-22页
 1. 实验材料第10-11页
   ·实验动物第10页
   ·主要实验药品及试剂第10页
   ·主要实验仪器第10-11页
 2. 实验方法第11-14页
   ·动物分组第11页
   ·动物处理方法第11-12页
     ·模型的建立第11-12页
     ·电针治疗第12页
   ·神经系统损伤症状评分第12页
   ·肌张力测定方法第12页
   ·大鼠内囊形态学的观察第12-13页
   ·HE染色第13页
   ·取材第13页
   ·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检测方法第13-14页
     ·试剂制备第13页
     ·单胺类神经递质荧光测定法检测步骤第13-14页
 3. 统计学处理第14页
 4. 结果和分析第14-22页
   ·内囊电毁损后神经系统损伤症状的改变第14-15页
   ·内囊电毁损后大鼠内囊形态学的改变第15-16页
   ·内囊电毁损后肌张力的改变及电针的影响第16-17页
   ·电针对痉挛模型大鼠大脑皮质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第17-19页
     ·电针对痉挛模型大鼠大脑皮质NA含量的影响第17页
     ·电针对痉挛模型大鼠大脑皮质DA含量的影响第17-18页
     ·电针对痉挛模型大鼠大脑皮质5-HT含量的影响第18-19页
   ·电针对痉挛模型大鼠脊髓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第19-22页
     ·电针对痉挛模型大鼠脊髓NA含量的影响第19-20页
     ·电针对痉挛模型大鼠脊髓DA含量的影响第20页
     ·电针对痉挛模型大鼠脊髓5-HT含量的影响第20-22页
讨论第22-33页
 1. 中医对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认识第22-23页
 2. 动物模型的制作及评估第23-24页
 3. 关于针灸处方的选择第24-26页
 4. 内囊电毁损后神经系统损伤症状的评价及肢体肌张力增高的机理探讨第26-28页
   ·神经系统损伤症状的评价第26页
   ·内囊电毁损后肢体肌张力增高的机理探讨第26-28页
 5. 电针对痉挛模型大鼠大脑皮质、脊髓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第28-33页
   ·电针对痉挛模型大鼠大脑皮质、脊髓去甲肾上腺素(NA)含量的影响第28-30页
   ·电针对痉挛模型大鼠大脑皮质、脊髓多巴胺(DA)含量的影响第30-31页
   ·电针对痉挛模型大鼠大脑皮质、脊髓5-羟色胺(5-HT)含量的影响第31-33页
结论第33-34页
问题与展望第34-35页
致谢第35-36页
参考文献第36-42页
附件一:综述第42-47页
附件二:图片(肌张力)第47-49页
附件三: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49-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无烟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脾气虚证的临床研究
下一篇:艾灸至阴穴配合体针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