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烟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脾气虚证的临床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7-9页 |
临床研究 | 第9-18页 |
1 研究目的 | 第9页 |
2 研究对象 | 第9-12页 |
·研究对象的来源 | 第9页 |
·研究对象的选择 | 第9-12页 |
·诊断标准 | 第9-11页 |
·纳入标准 | 第11页 |
·排除标准 | 第11页 |
·剔除标准 | 第11-12页 |
3 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随机分组方法 | 第12页 |
·盲法 | 第12页 |
·临床治疗方案 | 第12-13页 |
·疗效评价 | 第13-14页 |
·临床疗效指标 | 第13-14页 |
·疗效标准 | 第14页 |
·统计 | 第14页 |
4 基本资料分析 | 第14-15页 |
5 研究结果 | 第15-18页 |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比较 | 第15-16页 |
·相关指标的分析 | 第16-17页 |
·疗效分析 | 第17-18页 |
讨论 | 第18-25页 |
1. 艾灸作用机制的研究 | 第18-19页 |
·艾灸的作用 | 第18页 |
·艾灸的作用机制 | 第18-19页 |
2. 现代医学对FD的认识 | 第19-20页 |
3. 中医对FD的认识 | 第20页 |
4. 相关指标的选择 | 第20-23页 |
·脾气虚证与胃泌素 | 第21页 |
·脾气虚证与免疫功能 | 第21-23页 |
5. 选穴依据 | 第23-24页 |
·中脘穴的作用 | 第23页 |
·中脘与脏腑经络的联系 | 第23-24页 |
6. 本试验的特色 | 第24-25页 |
结论 | 第25-26页 |
问题与展望 | 第26-27页 |
参考文献 | 第27-29页 |
感谢 | 第29-30页 |
附录 | 第30-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