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低渗透油藏储层保护与改造措施研究--以基山砂岩体低渗透油藏为例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8-12页
第1章 引言第12-21页
   ·论文目的及立题依据第12页
   ·低渗透油田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低渗透油田开发现状第12-14页
     ·影响低渗透油田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第14-15页
   ·国内外储层损害机理与保护技术研究现状第15-16页
   ·低渗透储层的界定第16-18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18页
   ·研究思路第18-19页
   ·主要创新点第19-21页
第2章 研究区概况第21-29页
   ·基本构造特征第21-24页
     ·构造地理位置第21-22页
     ·盆地结构和构造单元第22-24页
   ·地层特征第24-28页
     ·沙河街组第24-28页
     ·东营组第28页
   ·沉积体系及演化第28-29页
第3章 基山砂岩体地质特征第29-48页
   ·岩石学特征第29-35页
   ·储层物性特征第35-37页
   ·成岩作用第37-40页
     ·成岩作用类型第37-38页
     ·成岩作用对孔隙演化的影响第38-40页
   ·储层孔隙结构特征第40-45页
     ·孔隙类型第40-42页
     ·孔隙表面结构第42-43页
     ·孔隙结构配置关系第43-44页
     ·渗透率贡献值与主要流通孔喉半径第44-45页
   ·影响基山砂体孔隙发育和储层渗透性的因素分析第45-48页
     ·沉积相第46页
     ·构造活动第46页
     ·成岩作用第46-48页
第4章 低渗透储层伤害机理及评价研究第48-67页
   ·低渗透储层伤害机理第48-51页
     ·外来固相颗粒对储层的损害第48-49页
     ·水锁损害第49-50页
     ·结垢第50-51页
     ·储层敏感性损害第51页
     ·流-固耦合影响第51页
   ·储层伤害的敏感性评价方法第51-55页
     ·速度敏感性评价第51-52页
     ·水敏性评价第52-53页
     ·盐敏性评价及临界盐度的测定第53页
     ·酸敏性评价第53-54页
     ·碱敏性评价第54页
     ·应力敏感性试验第54-55页
   ·基山砂体低渗透储层潜在伤害规律研究第55-58页
     ·储层自身孔隙度、渗透性伤害第55-57页
     ·外来流介对储层形成的潜在伤害第57-58页
   ·基山砂岩体储层敏感性评价第58-67页
     ·储层潜在性损害因素分析第58-59页
     ·储层敏感性评价实验第59-67页
第5章 低渗透储层保护技术研究第67-100页
   ·钻井过程中的伤害因素分析及油层保护技术研究第67-80页
     ·钻井过程中的储层伤害因素及程度分析第67-72页
     ·钻井过程中的油层保护技术研究第72-80页
   ·完井过程中的油层保护技术研究第80-86页
     ·固井过程中的油层保护技术研究第80-82页
     ·射孔过程中的油层保护技术研究第82-86页
   ·试油作业过程中的油层保护技术第86-93页
     ·试油作业过程中的伤害因素分析第86页
     ·试油作业过程中的油层保护技术第86-93页
   ·油层改造过程中油层保护技术研究第93-100页
     ·油层改造过程中的储层伤害评价第93-96页
     ·油层改造过程中油层保护技术第96-100页
第6章 低渗透储层改造措施研究第100-137页
   ·压裂选井选层原则第100-105页
     ·常压低渗近致密储层第100-101页
     ·高压无污染或轻微污染低渗近致密储层第101-102页
     ·常压严重污染特低渗储层第102页
     ·常压轻微污染或无污染特低渗储层第102-103页
     ·低压特低渗储层第103-104页
     ·常压常规低渗透储层第104-105页
   ·压裂工艺技术研究第105-121页
     ·压裂设计优化技术第105-112页
     ·暂堵及分步加砂压裂技术第112-118页
     ·裂缝高度控制技术第118-119页
     ·机械封隔分层压裂第119-121页
   ·压裂测试技术第121-128页
     ·天然裂缝滤失诊断方法第121-124页
     ·压裂裂缝监测第124-126页
     ·井底温度和压力测试第126-128页
   ·储层改造措施现场应用及效果评价第128-137页
     ·以前压裂改造措施分析第128-131页
     ·压裂现场应用效果评价第131-137页
第7章 结论第137-138页
致谢第138-139页
参考文献第139-143页

论文共1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模型与预测技术研究
下一篇:中伊朗盆地形成演化与油气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