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文《转法轮经》中的巴利语借词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6页 |
一、《转法轮经》概说 | 第7-8页 |
(一) 书名与作者 | 第7页 |
(二) 体例内容 | 第7页 |
(三) 版本流传 | 第7-8页 |
二、巴利语的基本问题 | 第8-13页 |
(一) 巴利语的传播 | 第8-10页 |
(二) 缅文字母与巴利文罗马字体的字母对应关系 | 第10-13页 |
三、研究《转法轮经》中的巴利语借词的意义 | 第13-16页 |
(一) 研究目的 | 第13-14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三) 文中缩写形式进行说明(文中常用符号) | 第14-16页 |
第一章 《转法轮经》中的巴语借词的语义分类 | 第16-25页 |
第一节 语义类型 | 第16-23页 |
一、宗教类 | 第16-20页 |
二、专名类 | 第20-21页 |
三、名物类 | 第21-22页 |
四、指示类 | 第22页 |
五、其他 | 第22-23页 |
第二节 语义范围方面的特点 | 第23-25页 |
一、直接借用,音义不变 | 第23页 |
二、音不变,意义被引申了 | 第23页 |
三、音变,意义不变 | 第23-24页 |
四、省略 | 第24-25页 |
第二章 《转法轮经》中的巴语借词的结构类型 | 第25-30页 |
第一节 音译词 | 第25-28页 |
一、单音节 | 第25页 |
二、双音节 | 第25-26页 |
三、三音节 | 第26-27页 |
四、四音节 | 第27页 |
五、四音节以上 | 第27-28页 |
第二节 合璧词 | 第28-30页 |
一、双音节 | 第28页 |
二、三音节 | 第28页 |
三、四音节 | 第28页 |
四、四音节以上 | 第28-30页 |
第三章 《转法轮经》中的巴语借词的语体特征分析 | 第30-37页 |
第一节 进入口语的巴利语借词 | 第30-33页 |
第二节 进入书面语的巴利语借词 | 第33-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附表:《转法轮经》中的巴利语借词 | 第40-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