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

战时军事刑法中的戴罪立功制度

摘要第1-8页
引言第8-9页
一 战时军事刑法中戴罪立功制度概述第9-13页
 (一) 我国战时戴罪立功制度的历史沿革第9-10页
  1、"将功折罪"与"戴罪立功"第9-10页
  2、戴罪立功制度在我国刑法中的确立第10页
 (二) 战时戴罪立功的概念探析——兼评《刑法》第449条第10-13页
  1、独立于一般缓刑之外,与之相对立的特殊缓刑制度,即战时缓刑第11页
  2、在一般缓刑概念范围之内,即一般缓刑的特定条件下的表现形式第11-12页
  3、刑事责任消灭事由和阻却事由第12-13页
二 战时军事刑法中戴罪立功制度的法律地位第13-17页
 (一) 理论争鸣:作为特殊缓刑的正当性追问第13-14页
  1、适用前提不同第13页
  2、成功适用的条件不同第13页
  3、适用的法律后果不同第13-14页
 (二) 立法选择:作为独立制度的战时戴罪立功第14-17页
  1、与战时缓刑的定义相比,刑法第449条的核心应是戴罪立功第14页
  2、逻辑上战时缓刑不能涵盖戴罪立功第14-15页
  3、战时戴罪立功制度是前科消灭制度第15-16页
  4、从法律战以法为兵的功用性角度看,"戴罪立功"更容易为官兵所理解接受第16-17页
三 战时戴罪立功制度的价值蕴含第17-19页
 (一) 戴罪立功制度以军事利益为首要价值追求第17页
 (二) 戴罪立功制度以效率优先为价值保证第17-18页
 (三) 戴罪立功制度与公平正义原则并行不悖第18-19页
四 战时戴罪立功的刑法适用第19-25页
 (一) 适用时间:战时第19-20页
  1、战时状态的开始点第19-20页
  2、战时状态的结束点第20页
 (二) 适用对象:军人第20-22页
  1、现役军人第21页
  2、执行军事任务的预备役人员第21页
  3、执行军事任务的其他人员第21-22页
 (三) 实质条件:立功第22-25页
  1、军事上的立功第22-23页
  2、刑法中的立功第23页
  3、对战时戴罪立功制度中"立功表现"的理性思考第23-25页
五 战时戴罪立功制度的宣告及执行第25-30页
 (一) 宣告第25-26页
  1、宣告与不宣告第25-26页
  2、戴罪立功的宣告机关第26页
 (二) 执行第26-30页
  1、戴罪立功的考验期第26-27页
  2、戴罪立功的考察机关第27-28页
  3、戴罪立功制度的考察内容第28页
  4、戴罪立功的法律后果第28-30页
六 关于战时戴罪立功制度的立法建议第30-33页
 (一) 涉及战时的几个概念的修改建议第30-31页
  1、战时状态的结束点需要明确第30页
  2、"戒严"应调整为"紧急状态"第30-31页
  3、"战时"情况的处置应明确第31页
 (二) 犯何种罪被宣告缓刑可以适用戴罪立功制度应加以明确第31页
 (三) 应明确战时判处"拘役"的军人能否适用戴罪立功第31-32页
 (四) 戴罪立功的机会应该规定一定期限第32-33页
结论第33-34页
参考文献第34-35页

论文共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转化犯
下一篇:婚内强奸犯罪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