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优化施氮下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农田氮素循环与平衡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32页
   ·农田生态系统氮素循环与平衡第16-17页
   ·农田氨挥发特征及研究方法第17-20页
   ·农田反硝化特征及研究方法第20-24页
   ·农田氮素的淋溶特性及研究方法第24-27页
   ·农田氮素循环模型第27-29页
     ·农田氮素循环模型概况第27-28页
     ·农田氮素循环过程的模型模拟第28-29页
     ·DNDC 模型模拟农业生态系统氮循环的应用第29页
   ·本文研究契机与总体思路第29-32页
     ·研究契机第29-31页
     ·研究内容与总体思路第31-32页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第32-41页
   ·研究区域与供试土壤第32页
   ·试验设计第32-33页
   ·样品的采集方法第33-36页
     ·土壤及植株样品的采集第33页
     ·大气氮素的干湿沉降样品收集第33-34页
     ·氨气的捕获方法第34页
     ·反硝化氮量的采集第34-35页
     ·土壤N_2O 生成排放量的采集第35页
     ·DNDC 模型所需参数第35-36页
   ·测定项目及方法第36-41页
     ·土壤NH4_~+-N、NO_3~--N 及含水量的测定第36-37页
     ·土壤和植株全氮的测定第37页
     ·挥发氨的测定第37页
     ·反硝化速率和N_2O 排放通量的测定第37-38页
     ·土壤和植株中δ~(15)N 的测定第38页
     ·N_2O 中δ~(15)N 的测定第38-39页
     ·DNDC 模型验证数据来源及方法第39-41页
第三章 优化施氮下农田氨挥发特征第41-48页
   ·冬小麦季土壤氨挥发第41-43页
     ·土壤氨挥发速率第41-42页
     ·土壤累积氨挥发量第42-43页
   ·夏玉米季土壤氨挥发第43-45页
     ·土壤氨挥发速率第43-45页
     ·土壤累积氨挥发量第45页
   ·土壤氨挥发损失第45-46页
   ·讨论第46-47页
   ·小结第47-48页
第四章 优化施氮下农田反硝化损失与N_2O 排放特征第48-55页
   ·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动态变化第48-49页
     ·冬小麦季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的动态变化第48页
     ·夏玉米季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的动态变化第48-49页
   ·土壤反硝化速率第49-51页
     ·冬小麦季土壤反硝化速率第49-50页
     ·夏玉米季土壤反硝化速率第50-51页
   ·土壤N_2O 排放通量第51-52页
     ·冬小麦季土壤N_2O 排放通量第51页
     ·夏玉米季土壤N_2O 排放通量第51-52页
   ·土壤反硝化损失量第52-53页
   ·讨论第53-54页
   ·小结第54-55页
第五章 优化施氮下土壤无机氮分布特征与氮素平衡第55-65页
   ·农田生态系统氮素输入第55-56页
   ·农田生态系统氮素输出第56-61页
     ·施氮对作物产量、吸氮量及其回收率的影响第56-57页
     ·施氮对土壤无机氮含量及累积量的影响第57-61页
   ·农田氮素平衡第61-62页
   ·讨论第62-63页
   ·小结第63-65页
第六章 优化施氮下肥料氮的去向第65-75页
   ·作物对肥料~(15)N 的吸收第65-66页
     ·冬小麦对肥料~(15)N 的吸收第65页
     ·夏玉米对肥料~(15)N 的吸收第65-66页
   ·肥料~(15)N 的氨挥发第66-69页
     ·冬小麦季肥料~(15)N 的累积氨挥发量第66-68页
     ·夏玉米季肥料~(15)N 的累积氨挥发量第68-69页
   ·肥料~(15)N 的反硝化速率及损失量第69-71页
     ·冬小麦季肥料~(15)N 的反硝化速率及损失量第69-70页
     ·夏玉米季肥料~(15)N 的反硝化速率及损失量第70-71页
   ·残留肥料~(15)N 的存在形态及其剖面分布第71-73页
     ·残留肥料~(15)N 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第71-72页
     ·残留肥料~(15)N 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第72-73页
   ·肥料~(15)N 的去向第73页
     ·冬小麦季肥料~(15)N 的去向第73页
     ·夏玉米季肥料~(15)N 的去向第73页
   ·讨论第73-74页
   ·小结第74-75页
第七章 DNDC 点位模型验证与驱动因子的灵敏性分析第75-85页
   ·冬小麦季氨挥发速率的模拟值与田间实测值的对比分析第75-76页
   ·夏玉米季氨挥发速率的模拟值与田间实测值的对比分析第76-77页
   ·冬小麦季N_2O 排放通量的模拟值与田间实测值的对比分析第77-78页
   ·夏玉米季N_2O 排放通量的模拟值与田间实测值的对比分析第78-80页
   ·DNDC 模型的灵敏度分析第80-83页
     ·驱动因子对作物吸氮量的影响第80-81页
     ·驱动因子对土壤氨挥发损失的影响第81页
     ·驱动因子对土壤N_2O 排放量的影响第81-82页
     ·驱动因子对土壤硝态氮淋溶的影响第82-83页
   ·讨论第83-84页
   ·小结第84-85页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第85-87页
   ·主要结论第85页
   ·创新点第85-86页
   ·研究展望第86-87页
参考文献第87-100页
致谢第100-101页
作者简介第101页

论文共1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豆FT/TFL1基因克隆、表达模式及功能分析
下一篇:陆地棉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细胞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