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绪论 | 第7-12页 |
一、选题的缘起和研究的价值 | 第7-8页 |
二、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 第8-11页 |
三、本文写作框架 | 第11-12页 |
第一章 新中国外交制度的建立 | 第12-17页 |
第一节 新中国外交制度的界定 | 第12-14页 |
第二节 新中国外交制度的基础 | 第14-15页 |
第三节 周恩来和外交制度的关系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周恩来对新中国外交干部制度建立的贡献 | 第17-52页 |
第一节 周恩来在新中国建国前所作的外交准备及其意义 | 第17-19页 |
第二节 周恩来和新中国外交干部的选拔任用制度的建立 | 第19-29页 |
一、周恩来和新中国外交部的建立 | 第19-21页 |
二、“另起炉灶”——新中国选拔任用首批外交干部的指导思想 | 第21页 |
三、最初外交干部的三个来源和选择外交干部的具体条件 | 第21-23页 |
四、周恩来选拔任用外交干部“十六字方针”的提出及其内涵 | 第23-28页 |
五、周恩来和新中国外交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分析 | 第28-29页 |
第三节 周恩来和新中国外交干部的管理使用制度的建立 | 第29-34页 |
一、“三三制”——外交干部队伍管理使用构想的提出及其意义 | 第29-30页 |
二、一系列干部管理规章制度的出台 | 第30-31页 |
三、外交部干部管理机构的建立 | 第31页 |
四、外交干部使用制度的基本建立及其重要意义 | 第31-34页 |
第四节 周恩来和新中国外交干部的学习培训制度的建立 | 第34-42页 |
一、外交干部学习培训领域一系列制度的出台 | 第35页 |
二、外交部教育司的成立 | 第35-36页 |
三、外交干部的学习培训的多种途径及其意义 | 第36-40页 |
四、周恩来和外交干部培养教育问题分析 | 第40-42页 |
第五节 案例分析 | 第42-52页 |
一、周恩来和新中国第一批驻外大使的选拔 | 第42-45页 |
二、周恩来和新中国外交翻译人才的培养 | 第45-52页 |
第三章 周恩来新中国外交干部制度建设思想探析 | 第52-56页 |
第一节 提出创建新型的外交干部队伍 | 第52-53页 |
一、另起炉灶,创建一支“文装的解放军” | 第52页 |
二、选贤任能,从五湖四海广集人才 | 第52-53页 |
三、提出选拔外交干部的基本方针 | 第53页 |
第二节 主张制定外交干部制度建设长远规划 | 第53-54页 |
第三节 主张从多方面关怀外交干部的成长 | 第54-56页 |
一、政治、业务上关怀下属的成长和发展 | 第54页 |
二、严格要求、热情关怀、平等对待外事翻译干部 | 第54-55页 |
三、正确对待犯错误的干部 | 第55-56页 |
第四章 新中国外交干部制度的特点与重要性 | 第56-62页 |
第一节 新中国外交干部制度的特点 | 第56-60页 |
一、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 | 第56-58页 |
二、坚持任人唯贤的原则 | 第58-59页 |
三、坚持突出政治的原则 | 第59-60页 |
第二节 新中国外交干部制度的重要性 | 第60-62页 |
结论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