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前言 | 第9-14页 |
一、选题意义 | 第9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三、写作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一章 民国新生活运动概述 | 第14-21页 |
一、新生活运动的缘起 | 第14-16页 |
(一) 政治军事因素 | 第14-15页 |
(二) 经济因素 | 第15页 |
(三) 个人因素 | 第15-16页 |
二、新生活运动的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一) 以“礼仪廉耻”为基本准则 | 第16页 |
(二) 从改造国民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入手 | 第16-17页 |
(三) 以整齐清洁简单朴素迅速确实为具体目标,以“三化”为终极要求 | 第17页 |
三、新生活运动的基本历程 | 第17-19页 |
(一) 创始阶段 | 第17-18页 |
(二) 发展阶段 | 第18-19页 |
(三) 衰亡阶段 | 第19页 |
四、对新生活运动的基本评价 | 第19-21页 |
第二章 抗战前的贵州新生活运动 | 第21-33页 |
一、新生活运动机构的成立 | 第21-23页 |
(一) 贵州省新生活运动促进会的成立 | 第21页 |
(二) 贵阳市新生活运动促进会的成立及附属机构 | 第21-22页 |
(三) 新生活运动劳动服务团的成立 | 第22-23页 |
二、新生活运动的宣传 | 第23-24页 |
(一) 定期举行提灯游行大会 | 第23页 |
(二) 讲演、家庭宣传、化装宣传 | 第23页 |
(三) 印刷品宣传 | 第23-24页 |
三、新生活人员的训练 | 第24-26页 |
(一) 县政人员训练 | 第24页 |
(二) 训练各业工友 | 第24-26页 |
四、抗战前新生活运动的内容与实施 | 第26-31页 |
(一) 举办夏令卫生与秋季卫生运动 | 第26-27页 |
(二) 对清洁卫生运动的检查与奖惩 | 第27-29页 |
(三) “三化”方案的实施 | 第29-31页 |
五、抗战前夕薛岳对贵州新生活运动的鼓动 | 第31-33页 |
第三章 抗战时期的贵州新生活运动 | 第33-42页 |
一、吴鼎昌对贵州新生活运动的推动 | 第33-34页 |
二、抗战时期贵州新生活运动的主要内容 | 第34-42页 |
(一) 禁止烟毒 | 第34-35页 |
(二) 倡导集团结婚 | 第35-36页 |
(三) 取缔妇女奇装异服 | 第36-37页 |
(四) 举办各项体育比赛 | 第37-38页 |
(五) 开展节约献金运动 | 第38-40页 |
(六) 响应伤病之友运动 | 第40-42页 |
第四章 抗战后的贵州新生活运动 | 第42-48页 |
一、杨森对新生活运动的态度 | 第42-43页 |
二、抗战后贵州新生活运动的主要内容 | 第43-46页 |
(一) 倡导四大建设 | 第43-44页 |
(二) 厉行三大改造 | 第44页 |
(三) 推行边胞同化政策 | 第44-46页 |
三、贵州新生活运动的衰亡 | 第46-48页 |
结语 | 第48-50页 |
附录 | 第50-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后记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