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旅游经济论文--中国旅游事业论文--地方旅游事业论文

青藏高原特色旅游业发展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一章 引言第10-19页
   ·问题的提出第10-14页
     ·研究背景第10-11页
     ·研究区域的界定第11-14页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4-17页
     ·国内外特色旅游业研究综述第14-15页
     ·西部地区特色旅游业实践研究第15-16页
     ·青藏高原特色旅游业实践研究第16页
     ·国内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第16-17页
   ·本文研究的意义和方法第17-18页
     ·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第17页
     ·研究方法第17-18页
   ·难点与创新第18-19页
     ·研究的创新第18页
     ·存在的问题和难点第18-19页
第二章 特色旅游业理论基础及本文所用方法第19-24页
   ·比较优势的基础:要素禀赋第19-21页
     ·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论第19页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第19-20页
     ·赫克歇尔一俄林的要素禀赋论第20页
     ·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第20-21页
     ·总结和说明第21页
   ·本文所用方法第21-24页
     ·主成分分析法第21-22页
     ·区位商第22-24页
第三章 青藏高原旅游业发展现状第24-31页
   ·青藏高原所在省区的旅游业经济现状第24-28页
     ·青海省旅游业经济发展现状第24-26页
     ·西藏旅游业经济发展现状第26-28页
   ·青藏高原所在地州旅游业经济现状第28-31页
     ·各地州旅游业收入效应以及旅游人数增长分析第28-29页
     ·青藏高原各地州旅游业创汇效应分析第29-31页
第四章 青藏高原旅游业优势分析第31-38页
   ·青藏高原特色旅游业总体优势分析第31-32页
     ·特殊的自然资源条件第31页
     ·特色的藏文化第31-32页
     ·特殊的民族风情第32页
     ·具有高原特色的文物古迹第32页
   ·青藏高原所在省份特色旅游业优势第32-33页
     ·青海省特色旅游业优势第32-33页
     ·西藏特色旅游业优势第33页
   ·青藏高原所在地州区位优势和区位特色分析第33-38页
     ·评价方法第33-35页
     ·评价结果分析第35-37页
     ·评价结果总结第37-38页
第五章 青藏高原旅游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第38-44页
   ·数据来源和数据说明第38-39页
   ·分析结果第39-40页
   ·结果解释第40-41页
   ·青藏高原旅游业发展的制约因素第41-44页
第六章 青藏高原特色旅游业的发展模式第44-48页
   ·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分类第44-45页
     ·旅游产业发展的一般模式第44页
     ·旅游产业的“点—轴”发展模式第44-45页
     ·旅游产业发展的生态模式第45页
   ·青藏高原地区特色旅游业发展模式的选择第45页
   ·青藏高原地区各州特色旅游业发展模式的选择第45-48页
     ·综合旅游经济优势区第46页
     ·综合旅游经济一般区和综合旅游经济弱势区第46-48页
第七章 青藏高原发展旅游业的对策建议第48-51页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注重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第48页
   ·建立面向市场、强调效率的管理体制第48-49页
   ·拓宽投资渠道,实现多元化投资第49页
   ·突出资源特色优势,依托品牌产品,实现旅游产品多元化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8页
读研期间的科研成果第58-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山西中阳民间剪纸的传承与保护--以庞家会村为个案
下一篇: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中的社区参与研究--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马蹄寺景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