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律师法律师权利制度研究
内容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一、律师职业性质 | 第12-17页 |
(一) 律师职业存在意义 | 第12-15页 |
1. 律师职业功能 | 第12-14页 |
2. 律师职业根本属性 | 第14-15页 |
(二) 律师职业定位 | 第15-17页 |
1. 律师职业的司法领域定位 | 第15-16页 |
2. 律师职业的社会定位 | 第16-17页 |
二、律师权利的产生和发展 | 第17-23页 |
(一) 律师权利的产生基础 | 第17-21页 |
1. 律师的兴起 | 第17-19页 |
2. 律师制度形成 | 第19-21页 |
(二) 律师权利的发展 | 第21-23页 |
1. 律师权利的含义 | 第21-22页 |
2. 律师权利的分类 | 第22-23页 |
三、我国近现代律师权利制度演进 | 第23-33页 |
(一) 建国前我国的律师制度及权利状况 | 第24-25页 |
(二) 建国后我国的律师制度及权利状况 | 第25-33页 |
1. 《新律师法》颁布前我国律师权利状况 | 第25-29页 |
2. 《新律师法》颁布后我国律师权利状况 | 第29-33页 |
四、我国与各国律师权利制度比较 | 第33-39页 |
(一) 律师权利制度的环境差异 | 第33-36页 |
1. 各国保障民权的宪政模式 | 第33-35页 |
2. 我国人治传统对权利保障的影响 | 第35-36页 |
(二) 律师权利主要制度比较 | 第36-39页 |
1. 会见权比较 | 第36-37页 |
2. 阅卷权比较 | 第37-38页 |
3. 调查取证权比较 | 第38-39页 |
五、重构我国律师权利制度 | 第39-50页 |
(一) 构建程序正义诉讼模式 | 第39-40页 |
(二) 强化辩护律师的诉讼地位 | 第40-43页 |
(三) 完善具体权利制度 | 第43-50页 |
1. 侦查阶段的权利 | 第43-45页 |
2. 起诉及庭审阶段权利 | 第45-47页 |
3. 其他权利完善 | 第47-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