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面向服务提供的逻辑承载网构建关键技术研究

表目录第1-8页
图目录第8-10页
摘要第10-12页
ABSTRACT第12-14页
第一章 引言第14-35页
   ·课题研究背景第14-27页
     ·网络承载服务发展第14-20页
     ·网络虚拟化第20-24页
     ·课题的提出第24-27页
   ·研究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7-32页
     ·虚拟网构建研究现状第27-31页
     ·存在的问题第31-32页
   ·本文的研究工作及结构安排第32-35页
第二章 面向服务提供的一体化承载网体系架构第35-51页
   ·设计目标及思路第35-39页
     ·背景第35-37页
     ·设计目标第37-39页
   ·可重构路由交换平台技术第39-42页
     ·可重构路由交换平台第39-42页
     ·平台化支撑构件化处理第42页
   ·面向服务提供的一体化承载网第42-49页
     ·服务能力提供第42-44页
     ·逻辑承载网第44-46页
     ·一体化承载体系架构评价指标第46-49页
   ·小结第49-51页
第三章 基于负载强度的逻辑承载网构建算法第51-66页
   ·问题描述第51-58页
     ·引言第51-52页
     ·相关研究第52-54页
     ·需求分析第54-56页
     ·逻辑承载网构建原则第56-58页
   ·算法描述第58-61页
     ·基本思路第58-59页
     ·基于负载强度构建算法第59-61页
   ·性能评价第61-65页
     ·仿真环境第61页
     ·评价尺度第61-62页
     ·仿真结果及讨论第62-65页
   ·小结第65-66页
第四章 基于路径分割的逻辑承载网构建算法第66-78页
   ·问题描述第66-70页
     ·引言第66-68页
     ·相关研究第68-69页
     ·需求分析第69-70页
   ·基于路径分割的逻辑承载网构建第70-73页
     ·影响因素分析第70-71页
     ·改进的MMCF算法第71页
     ·实施分析第71-73页
   ·仿真及结果第73-77页
     ·仿真环境第74页
     ·仿真结果及性能分析第74-77页
   ·小结第77-78页
第五章 基于长时负载的逻辑承载网动态优化第78-91页
   ·引言第78-81页
     ·问题描述第78-79页
     ·相关研究第79-80页
     ·逻辑承载网动态优化原则第80-81页
   ·基于长时负载强度的构建算法第81-84页
     ·需求分析第81-82页
     ·长时链路负载强度第82-83页
     ·基于长时负载强度的逻辑承载网构建算法第83-84页
   ·基于长时负载的逻辑承载网优化重构算法第84-86页
     ·长时链路负载第84-85页
     ·基于长时负载的逻辑承载网重构优化算法第85-86页
   ·仿真及结果第86-90页
     ·仿真环境第86页
     ·评价指标第86-87页
     ·仿真结果第87-90页
   ·小结第90-91页
第六章 一种一体化承载网实现方案第91-102页
   ·承载网络资源管理第91-96页
     ·一体化承载网资源第91-93页
     ·一体化承载网资源管理机制第93-95页
     ·一体化承载网标识定义第95-96页
   ·一体化承载网络分层构建第96-101页
     ·逻辑承载网构建请求格式第96页
     ·逻辑承载网构建流程第96-98页
     ·NCB与RN交互数据格式第98页
     ·逻辑承载层各层映射机制第98-100页
     ·逻辑承载网构建策略第100-101页
   ·小结第101-102页
第七章 结束语第102-106页
   ·本文的研究成果第102-103页
   ·主要刨新点第103-104页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104-106页
参考文献第106-114页
作者简历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第114-116页
致谢第116页

论文共11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互联网流量特性分析、建模及应用
下一篇:基于REST的Web服务架构理论与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