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目录 | 第1-7页 |
图目录 | 第7-9页 |
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研究现状概述 | 第13-14页 |
·流量分析领域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 第14-15页 |
·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15-17页 |
·本文的贡献和结构安排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数据采集、基础理论与分析工具 | 第18-30页 |
·网络流量数据来源 | 第18-20页 |
·本文采用的数据 | 第20-22页 |
·流量分析中的主要数学理论 | 第22-25页 |
·流量分析工具 | 第25-29页 |
·以往工作回顾 | 第25-26页 |
·一种集成式流量分析软件 | 第26-29页 |
·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当前互联网流量特性分析与研究 | 第30-47页 |
·引言 | 第30-33页 |
·流量特性分析 | 第33-40页 |
·基于小波的流量特性分析方法 | 第33-35页 |
·实际流量数据分析 | 第35-36页 |
·数据分析结果讨论 | 第36-37页 |
·小时间尺度上流量特性判定中的问题 | 第37-39页 |
·流量特性的变化趋势分析 | 第39-40页 |
·一种基于整形过程特征的流量特性成因研究法及应用 | 第40-46页 |
·流量整形过程的差异与路径流分解 | 第40-43页 |
·基于路径流的替代实验法 | 第43-44页 |
·实际数据分析与结论 | 第44-46页 |
·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一种判定网络流量分形特性的新方法及应用 | 第47-58页 |
·局部小波极值与自助法在分形数据研究中的应用 | 第47-51页 |
·基于局部小波极值的多重分形分析 | 第47-50页 |
·自助法的原理与作用 | 第50-51页 |
·一种基于局部小波极值和自助法的网络流量多重分形特性判定法及应用 | 第51-57页 |
·判定方法描述 | 第51-53页 |
·基于典型数学模型的有效性验证 | 第53-54页 |
·实际网络数据的分析与结论 | 第54-57页 |
·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流量模型分类与评价方法研究 | 第58-68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58-59页 |
·网络流量模型的分类 | 第59-62页 |
·评价流量模型的原则 | 第62页 |
·评价流量模型的指标与方法 | 第62-67页 |
·小结 | 第67-68页 |
第六章 基于流量分解的L系统模型——α-β-L | 第68-80页 |
·L系统概述 | 第68-70页 |
·基于L系统的网络流量建模方法分析 | 第70-73页 |
·模型原理 | 第70-71页 |
·直接建模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 第71-73页 |
·一种基于流量分解的L系统模型——α-β-L | 第73-79页 |
·α-β-L模型原理与建模过程 | 第73-76页 |
·基于实际数据的模型验证 | 第76-78页 |
·模型的特点分析与评价 | 第78-79页 |
·小结 | 第79-80页 |
第七章 流量特性与模型的应用 | 第80-85页 |
·应用环境分析 | 第80-81页 |
·一种基于α-β-L模型的多速率硬件流量发生器的设计与实现 | 第81-84页 |
·基于α-β-L模型的流量发生器设计原理 | 第81-82页 |
·多速率流量发生器的实现方法 | 第82-83页 |
·流量发生器的应用 | 第83-84页 |
·小结 | 第84-85页 |
第八章 结束语 | 第85-87页 |
·本文的研究成果 | 第85页 |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85-86页 |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86-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3页 |
作者简历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93-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