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功能材料论文

超声驱动微摩擦机理分析及各向异性摩擦材料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6页
第1章 绪论第16-31页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6-20页
     ·超声马达特点及应用领域第16-17页
     ·超声马达进一步研究领域及意义第17-20页
   ·国外超声马达研究历史及其成果第20-23页
     ·理论与探索阶段第20-21页
     ·实用开发和商业应用阶段第21-22页
     ·理论研究、分析建模与驱动控制研究阶段第22-23页
   ·国内研究发展与现状第23-24页
   ·超声马达理论模型的研究第24-26页
     ·定子(振子)振动模型第24-25页
     ·定子/转子(动子)摩擦接触模型研究第25-26页
   ·摩擦材料的研究第26-29页
     ·各向同性摩擦材料的研究第27-28页
     ·各向异性摩擦材料的研究第28-29页
   ·本文研究内容第29-31页
第2章 纵弯振子微摩擦驱动动力学模型第31-49页
   ·引言第31-32页
   ·棒板振子的纵振动和弯振动分析第32-35页
     ·棒的纵振微分方程第32-33页
     ·棒的弯振微分方程第33-34页
     ·棒板振动体端椭圆运动形成第34-35页
   ·微摩擦驱动动力学模型第35-42页
     ·纵振动接触模型第35-37页
     ·弯振动动力输出模型第37-42页
   ·纵振动减摩机理第42-43页
   ·数值模拟与分析第43-48页
     ·预压力与接触包角关系第44页
     ·马达负载与接触包角关系第44-45页
     ·马达的机械特性第45-46页
     ·马达负载与纵弯振幅关系第46页
     ·摩擦材料的特性与马达负载关系第46-48页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3章 基于ABAQUS驻波马达高频接触建模与仿真第49-67页
   ·引言第49-50页
   ·纵弯振子及仿真椭圆运动分析第50-52页
     ·纵弯振子结构及运动分析第50-51页
     ·仿真椭圆运动分析及假设第51-52页
   ·纵弯振子及仿真椭圆与摩擦材料接触等效原理第52-54页
     ·摩擦材料与纵弯振子接触变形量第52-53页
     ·摩擦材料与仿真椭圆接触等效变形量第53-54页
   ·仿真建模第54-57页
     ·ABAQUS简介第54页
     ·ABAQUS仿真模型第54-55页
     ·建模过程第55-57页
   ·结果与分析第57-65页
     ·预压力对各向异性摩擦材料驱动性能的影响第57-60页
     ·摩擦材料厚度对摩擦材料驱动性能影响第60-61页
     ·振幅对摩擦材料驱动性能影响第61-63页
     ·不同轴向纤维角材料的驱动特性第63-64页
     ·预压力和纤维轴向角对驱动性能的综合影响第64-65页
   ·本章小结第65-67页
第4章 超声微驱动试验系统研制第67-74页
   ·引言第67页
   ·超声波振动体的设计与调试第67-70页
     ·结构方案的确定第67-68页
     ·有限元模态分析和结构改进第68-69页
     ·振动频率检测及简并调试第69-70页
   ·试验台软硬件设计第70-73页
     ·机械结构设计第70-72页
     ·高频动态信号采集系统和操作软件第72-73页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第5章 各向异性摩擦材料制备及弹性常数计算第74-89页
   ·引言第74页
   ·原材料选择及技术参数第74-76页
     ·基体原料及改进剂的选择第74-75页
     ·增强纤维第75-76页
   ·各向异性摩擦材料制备第76-79页
     ·模具及缠绕设备第76-77页
     ·纤维增强树脂基摩擦片制备第77-79页
   ·单层复合材料工程常数第79-84页
     ·单层复合材料细观力学计算第79-81页
     ·单层复合材料应力应变关系第81-83页
     ·单层复合材料弹性参数第83-84页
   ·实验制备的材料弹性常数计算第84-88页
     ·层合板刚度理论第85页
     ·管状复合材料工程弹性常数计算第85-88页
   ·本章小结第88-89页
第6章 各向异性摩擦材料微驱动试验研究第89-114页
   ·引言第89页
   ·试验原理第89-93页
     ·动态正压力与驱动力的测量原理第89-91页
     ·试验条件第91-92页
     ·摩擦试验方案第92页
     ·磨损试验方案第92-93页
   ·摩擦微驱动特性分析第93-97页
     ·驱动力时域波形研究第93-94页
     ·动态压力时域特性分析第94-96页
     ·动态压力峰峰值特性研究第96-97页
   ·摩擦试验结果及分析第97-104页
     ·两类纤维材料驱动性能的比较第97-98页
     ·预压力与厚度对驱动性能的影响第98-100页
     ·预压力与不同轴向纤维角材料对驱动性能的影响第100-103页
     ·激振电压幅值与比值对驱动性能的影响第103-104页
   ·磨损机理的研究第104-109页
     ·预压力对材料磨损的影响第105-106页
     ·电压幅值和比值对材料磨损的影响第106-107页
     ·材料厚度对磨损的影响第107-108页
     ·相同工况不同各向异性材料的磨损特性第108-109页
   ·各向异性摩擦材料用于行波超声马达研究第109-113页
     ·三类摩擦材料的行波摩擦驱动试验第109-111页
     ·摩擦驱动模型第111-113页
   ·本章小结第113-114页
结论第114-116页
参考文献第116-12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23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申请的国家发明专利第123-125页
致谢第125-126页
个人简历第126页

论文共12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具有择优取向的多晶铁电薄膜的力学性能研究
下一篇:粘弹阻尼层共固化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与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