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蜂窝夹芯板疲劳和冲击力学性能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36页 |
·课题背景 | 第14-16页 |
·热防护系统的研究现状 | 第16-21页 |
·热防护系统的概念及分类 | 第17页 |
·陶瓷热防护系统的发展现状 | 第17-18页 |
·金属热防护系统的发展现状 | 第18-21页 |
·金属蜂窝夹芯板的研究现状 | 第21-34页 |
·蜂窝夹芯板的力学性能研究 | 第21-29页 |
·蜂窝夹芯板的无损检测研究 | 第29-30页 |
·蜂窝夹芯板界面的脱粘分层破坏研究 | 第30-34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34-36页 |
第2章 蜂窝夹芯板力学性能的实验研究 | 第36-55页 |
·引言 | 第36-37页 |
·金属蜂窝夹芯板的制备及结构特点 | 第37-40页 |
·蜂窝夹芯板的制备 | 第37-39页 |
·蜂窝夹芯板的结构特点 | 第39-40页 |
·基于数字散斑相关法的蜂窝板拉伸力学性能测试 | 第40-47页 |
·数字散斑相关法的原理简介 | 第41-42页 |
·蜂窝板拉伸力学性能测试 | 第42-43页 |
·拉伸试件数字散斑相关法的实验结果 | 第43-45页 |
·拉伸弹性模量的测定 | 第45-47页 |
·蜂窝夹芯板的高温力学性能测试 | 第47-53页 |
·异面压缩性能 | 第47-49页 |
·弯曲性能 | 第49-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3章 蜂窝夹芯板的无损检测与疲劳性能研究 | 第55-84页 |
·引言 | 第55页 |
·电子剪切散斑技术 | 第55-60页 |
·电子剪切散斑无损检测的基本原理 | 第56-58页 |
·加载方法 | 第58-60页 |
·蜂窝夹芯板ESSPI 的无损检测 | 第60-64页 |
·实验试件和实验设备 | 第60-61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1-63页 |
·实验验证 | 第63-64页 |
·含界面脱粘蜂窝夹芯板三点弯曲的数值模拟 | 第64-74页 |
·内聚力模型和B-K 准则 | 第65-67页 |
·蜂窝夹芯板的有限元模型 | 第67-70页 |
·数值结果与实验验证 | 第70-74页 |
·疲劳性能的实验研究 | 第74-81页 |
·三点弯曲静态实验 | 第74-75页 |
·三点弯曲疲劳实验 | 第75-81页 |
·蜂窝夹芯板破坏后的电子剪切散斑检测 | 第81-83页 |
·蜂窝夹芯板拉伸破坏后散斑检测结果 | 第81-82页 |
·蜂窝夹芯板三点弯曲疲劳破坏后散斑检测结果 | 第82-83页 |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第4章 蜂窝夹芯板冲击性能的实验研究 | 第84-101页 |
·引言 | 第84页 |
·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冲击实验及其改进 | 第84-94页 |
·实验原理简介 | 第85-87页 |
·波形整形技术 | 第87-89页 |
·波形整形结果 | 第89-9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94-100页 |
·蜂窝夹芯板的应变率效应 | 第94-98页 |
·蜂窝夹芯板的温度效应 | 第98-100页 |
·本章小结 | 第100-101页 |
第5章 等效夹芯层板界面裂纹的非对称动态扩展问题 | 第101-117页 |
·引言 | 第101页 |
·正交异性体弹性动力学反平面问题的相关方程 | 第101-105页 |
·位移是齐次函数 | 第102-103页 |
·应力是齐次函数 | 第103页 |
·具有任意自相似指数的问题 | 第103-105页 |
·等效夹芯层板的非对称界面问题 | 第105-107页 |
·界面裂纹不对称扩展问题解的基本形式 | 第107-108页 |
·具体问题的解 | 第108-116页 |
·位移是齐次函数 | 第108-110页 |
·应力是齐次函数 | 第110-112页 |
·动态应力强度因子的数值结果分析 | 第112-116页 |
·本章小结 | 第116-117页 |
结论 | 第117-1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19-133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33-135页 |
致谢 | 第135-136页 |
个人简历 | 第1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