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论文--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论文--生物评价、生态评价论文

兴凯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质量评价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1 绪论第9-16页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研究背景第9-10页
     ·研究意义第10页
   ·自然保护区评价研究进展第10-13页
     ·国外自然保护区评价研究综述第10-11页
     ·我国自然保护区评价研究进展第11-13页
   ·论文内容第13-14页
   ·可行性研究第14页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4-16页
2 基础理论应用第16-23页
   ·生态系统理论第16-17页
     ·生态系统基本类型第16-17页
     ·生态系统的尺度效应与等级理论第17页
     ·异质共生理论第17页
     ·结构—功能—变化理论第17页
   ·生态环境评价理论第17-19页
     ·生态环境评价概念和类型第17-18页
     ·生态环境评价方法和标准第18-19页
   ·环境承载力理论第19-21页
   ·生物多样性理论第21页
   ·景观生态学理论第21-22页
   ·本章小结第22-23页
3 研究地概况与研究方法第23-33页
   ·研究地概况第23-26页
     ·自然地理概况第23-25页
     ·区域社会经济概况第25-26页
   ·研究方法第26-32页
     ·层次分析法第26-29页
     ·模糊综合评价法第29-32页
   ·本章小结第32-33页
4 兴凯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质量评价第33-48页
   ·生态评价原则和生态评价指标第33-35页
     ·生态评价原则第33页
     ·生态评价指标第33-35页
   ·构建生态评价指标体系第35-36页
   ·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第36-41页
     ·生态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第37-39页
     ·确定各评价指标的隶属度矩阵第39-41页
   ·生态质量多级模糊综合评价第41-44页
     ·一级评判第41-42页
     ·二级评判第42-43页
     ·三级评判第43页
     ·四级评判第43-44页
   ·生态评价结果分析第44-47页
     ·生态评价指标单因子排序分析第44-46页
     ·多级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分析第46-47页
   ·本章小结第47-48页
5 兴凯湖自然保护区生态恢复研究第48-52页
   ·生态恢复概述第48-49页
     ·生态恢复的概念第48页
     ·生态恢复理论第48-49页
     ·生态恢复基本原则第49页
   ·兴凯湖自然保护区存在的生态问题第49-50页
   ·兴凯湖自然保护区生态恢复途径第50-52页
     ·湖泊生态系统恢复第50页
     ·生态环境质量恢复第50-52页
结论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7-58页
致谢第58-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SLP76各结构域及磷酸化位点的功能性研究
下一篇:聚磷菌的筛选及其体内聚磷酸盐推动PHB积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