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温余热吸附制冷用复合吸附剂及吸附床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1 绪论 | 第12-30页 |
·课题背景 | 第12-14页 |
·吸附制冷的研究进展 | 第14-18页 |
·关于吸附床传热性能研究 | 第15-17页 |
·关于吸附制冷系统可靠性研究 | 第17-18页 |
·提高吸附剂导热系数研究进展 | 第18-24页 |
·纯吸附剂和粘结剂的固化 | 第19-20页 |
·添加高导热材料的固化 | 第20页 |
·以泡沫金属作导热基体的固化 | 第20-22页 |
·与膨胀石墨混合的固化 | 第22-24页 |
·减小壁面接触热阻的研究进展 | 第24-26页 |
·提高系统可靠性研究进展 | 第26-28页 |
·研究内容和路线 | 第28-30页 |
·研究内容 | 第28-29页 |
·研究路线和研究方案 | 第29-30页 |
2 固化分子筛复合吸附剂研究 | 第30-68页 |
·固化分子筛复合吸附剂原料分析 | 第30-34页 |
·分子筛 | 第30-32页 |
·凹凸棒粘土 | 第32-33页 |
·膨胀石墨 | 第33页 |
·碳酸氢钠 | 第33-34页 |
·实验设计 | 第34-39页 |
·正交表设计 | 第35-36页 |
·正交表数据处理 | 第36-39页 |
·固化分子筛复合吸附剂导热性能研究 | 第39-50页 |
·试样准备 | 第39-40页 |
·固化分子筛复合吸附剂导热性能测试 | 第40-45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5-50页 |
·固化分子筛复合吸附剂吸附性能研究 | 第50-57页 |
·实验准备 | 第50-52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2-57页 |
·固化分子筛复合吸附剂物理性能研究 | 第57-60页 |
·强度测试 | 第57-58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8-60页 |
·综合评价与检验 | 第60-66页 |
·综合性能最优组合推导 | 第61-62页 |
·最优组合检验和筛选 | 第62-64页 |
·复合吸附剂的微观特征 | 第64-66页 |
·小结 | 第66-68页 |
3 吸附剂与吸附床连接方法研究 | 第68-86页 |
·新型连接方法的提出 | 第68-71页 |
·现有连接方法存在的问题 | 第68-70页 |
·新连接方法提出 | 第70-71页 |
·胶粘剂的筛选 | 第71-82页 |
·胶粘剂的初选 | 第71-72页 |
·胶粘剂抗剪切强度分析 | 第72-76页 |
·胶粘剂导热系数分析 | 第76-80页 |
·胶粘剂抗热疲劳性能分析 | 第80-82页 |
·硅橡胶胶粘剂其它性能测试 | 第82-85页 |
·硅橡胶胶粘剂极限性能测试 | 第82-83页 |
·硅橡胶放气率测量 | 第83-85页 |
·小结 | 第85-86页 |
4 单管吸附床制冷实验 | 第86-97页 |
·实验准备 | 第86-89页 |
·实验装置 | 第86-88页 |
·实验步骤 | 第88页 |
·试样准备 | 第88-89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89-95页 |
·实验条件与数据计算 | 第89-90页 |
·粒状复合吸附剂与纯分子筛实验对比分析 | 第90-92页 |
·环状复合吸附剂的实验分析 | 第92-94页 |
·应用粘贴方法时的制冷效果研究 | 第94-95页 |
·小结 | 第95-97页 |
5 新型吸附制冷单元及系统 | 第97-122页 |
·新型吸附制冷单元 | 第97-101页 |
·新型吸附制冷单元的数值模拟 | 第101-108页 |
·系统各组件的数学描述 | 第101-102页 |
·传热系数计算及有关物性参数的确定 | 第102-107页 |
·SIMULINK建模 | 第107-108页 |
·数值模拟模型验证 | 第108页 |
·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108-120页 |
·吸附制冷单元及系统运行规律 | 第108-110页 |
·热源温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第110-113页 |
·冷却流体温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第113-114页 |
·蒸发温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第114-115页 |
·循环周期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第115-118页 |
·吸附剂导热系数与最大吸附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第118-120页 |
·制冷性能分析 | 第120页 |
·小结 | 第120-122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122-125页 |
·总结 | 第122-123页 |
·展望 | 第123-125页 |
参考文献 | 第125-133页 |
附录 | 第133-139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139-140页 |
致谢 | 第1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