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机盘形滚刀垂直力和侧向力预测模型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0页 |
·引言 | 第8-9页 |
·滚刀破岩理论研究现状 | 第9-18页 |
·压头侵入破岩理论研究 | 第9-13页 |
·盘形滚刀破岩理论研究 | 第13-14页 |
·滚刀破岩预测力的研究 | 第14-17页 |
·滚刀破岩仿真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18-20页 |
·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8页 |
·本文主要内容 | 第18-20页 |
第二章 盾构机滚刀破岩机理研究 | 第20-30页 |
·引言 | 第20页 |
·滚刀的破岩机理 | 第20-23页 |
·滚刀的分类 | 第20-21页 |
·盘形滚刀的结构 | 第21-22页 |
·盘形滚刀破岩机理 | 第22-23页 |
·盘形滚刀几何参数的研究 | 第23-27页 |
·盘形滚刀切割宽度 | 第23-24页 |
·切割宽度的计算 | 第24-25页 |
·影响切割宽度的因素 | 第25-27页 |
·盘形滚刀工作参数研究 | 第27-29页 |
·刀间距和切深 | 第27-28页 |
·切割速度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盘形滚刀受力预测模型 | 第30-44页 |
·引言 | 第30-31页 |
·盘形滚刀受力预测模型分析 | 第31-34页 |
·盘形滚刀与岩石的相互作用 | 第31-32页 |
·剪切体受力分析 | 第32-33页 |
·盘形滚刀刀刃过渡圆弧的处理 | 第33-34页 |
·受力预测模型的建立 | 第34-38页 |
·垂直力预测模型 | 第34-37页 |
·滚动力和侧向力预测模型 | 第37-38页 |
·模型的对比与验证 | 第38-43页 |
·科罗拉多滚刀切割实验 | 第38-40页 |
·本文模型与实验数据对比 | 第40-41页 |
·三个预测模型对比 | 第41-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仿真分析 | 第44-54页 |
·引言 | 第44页 |
·仿真环境 | 第44-46页 |
·仿真环境简介 | 第44-45页 |
·材料模型的建立 | 第45-46页 |
·球齿滚刀侵入砂岩仿真 | 第46-49页 |
·球齿滚刀模型及边界条件 | 第46-48页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48-49页 |
·盘形滚刀切割混凝土试样仿真 | 第49-50页 |
·仿真模型及边界条件 | 第49页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49-50页 |
·盘形滚刀切割岩石仿真 | 第50-53页 |
·盘形滚刀模型及边界条件 | 第50-51页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51-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实验部分 | 第54-75页 |
·实验的内容和目的 | 第54页 |
·实验条件 | 第54-65页 |
·实验设备介绍 | 第54-56页 |
·三向力及振动信号测试 | 第56-64页 |
·测试系统的标定 | 第64页 |
·视频记录系统 | 第64-65页 |
·实验试样制备 | 第65-67页 |
·砂岩试样 | 第65-66页 |
·混凝土试样 | 第66-67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67-74页 |
·砂岩和混凝土试样力学性能参数 | 第67-68页 |
·双刃球齿滚刀侵入砂岩 | 第68-70页 |
·盘形滚刀切割实验混凝土实验 | 第70-72页 |
·岩石破坏形式分析 | 第72-73页 |
·仿真与实验对比分析 | 第73-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第75-77页 |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结论 | 第75页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75-76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