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胶粘剂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大豆疏水分离蛋白的结构表征及新型胶粘剂的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缩略表第11-12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24页
 1.大豆蛋白的分类与结构特性第12-24页
   ·大豆蛋白的主要组分第12页
   ·大豆蛋白的空间结构第12-15页
   ·大豆蛋白的疏水性研究第15-19页
     ·荧光探针法第15-17页
     ·十二烷基磺酸钠(SDS)法第17页
     ·甘油三酯法第17-18页
     ·碳水化合物法第18页
     ·疏水色谱法第18-19页
     ·疏水分级法第19页
   ·大豆蛋白的改性研究第19-21页
   ·大豆蛋白在工业上的应用第21-22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22-24页
第二章 理化因子对大豆分离蛋白表面疏水性的影响第24-42页
 1.材料与方法第24-27页
   ·实验材料第24页
   ·主要试剂第24-25页
   ·仪器设备第25页
   ·实验方法第25-27页
     ·磷酸缓冲液的配制第25页
     ·SPI样品热处理第25-26页
     ·乙酸酐交联改性处理第26页
     ·戊二醛交联改性处理第26页
     ·脲溶液处理第26页
     ·SDS溶液处理第26页
     ·考马斯亮兰法测定蛋白含量第26页
     ·大豆分离蛋白表面疏水性的测定第26-27页
 2.结果与讨论第27-41页
   ·pH值、温度对大豆分离蛋白疏水性的影响第27-28页
   ·乙酸酐对大豆分离蛋白疏水性的影响第28-31页
   ·戊二醛对大豆分离蛋白疏水性的影响第31-35页
   ·脲对大豆分离蛋白疏水性的影响第35-38页
   ·SDS对大豆分离蛋白疏水性的影响第38-41页
 3.结论第41-42页
第三章 大豆疏水分离蛋白的结构表征第42-50页
 1.材料与方法第42-43页
   ·实验材料第42页
   ·主要试剂第42页
   ·仪器设备第42-43页
   ·实验方法第43页
     ·SDS改性第43页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第43页
     ·扫描电镜分析第43页
     ·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第43页
 2.结果与讨论第43-49页
   ·SPI红外图谱分析第43-46页
   ·SPI扫描电镜图谱分析第46-47页
   ·SPI拉曼光谱分析第47-49页
 3.结论第49-50页
第四章 大豆疏水分离蛋白作为胶粘剂的应用第50-60页
 1.材料与方法第50-51页
   ·实验材料及试剂第50页
   ·仪器设备第50-51页
   ·实验方法第51页
     ·胶体制备第51页
     ·粘度测定第51页
     ·样品制备第51页
     ·切变强度测定第51页
 2.结果与讨论第51-58页
   ·SDS浓度对表观粘度和切变强度的影响第51-53页
   ·SPI浓度对表观粘度和切变强度的影响第53-54页
   ·搅拌时间对表观粘度和切变强度的影响第54-56页
   ·正交实验及分析第56-58页
     ·正向化和归一化第56-57页
     ·无量纲化和线性综合评分及排序第57-58页
 3.结论第58-60页
第五章 结论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植物硫肽素[1-3]PSK的液相合成研究
下一篇:联吡啶钌B-Z化学发光振荡体系及其分析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