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约束的应用层组播算法研究
摘要 | 第1-12页 |
ABSTRACT | 第12-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19页 |
·应用层组播的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相关工作和发展现状 | 第15-16页 |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6-17页 |
·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17-19页 |
第2章 应用层组播的问题建模 | 第19-30页 |
·应用层和网络层组播的比较 | 第19-22页 |
·应用层和网络层组播的基本原理 | 第19-20页 |
·应用层组播与网络层组播的主要区别 | 第20-21页 |
·网络层组播的问题模型 | 第21-22页 |
·应用层组播的问题模型 | 第22页 |
·应用层组播的性能指标 | 第22-24页 |
·应用层组播的建模方案 | 第24-29页 |
·度约束的最小直径生成树 | 第24-25页 |
·直径约束的负载均衡生成树 | 第25页 |
·直径约束的负载比例均衡生成树 | 第25-26页 |
·度约束的最小总延迟生成树 | 第26页 |
·出度约束的最小直径多源路由问题模型 | 第26-27页 |
·度和延迟约束的最小生成树(DDCMST) | 第27-28页 |
·DDCMST问题的研究进展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微粒群优化算法 | 第30-38页 |
·微粒群算法的提出和基本思想 | 第30-32页 |
·标准微粒群算法的形式化描述 | 第32-35页 |
·微粒群算法的发展 | 第35页 |
·微粒群算法的应用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4章 基于微粒群的DDCMST问题求解算法 | 第38-50页 |
·算法整体思想和基本步骤 | 第38-41页 |
·随机生成树的产生 | 第41-42页 |
·适应度计算 | 第42-43页 |
·速度向量的更新 | 第43-44页 |
·可行解的树形变换 | 第44-45页 |
·基于微粒群算法求解其它带约束的最小生成树问题 | 第45-48页 |
·基于微粒群的度约束最小生成树问题求解 | 第45-47页 |
·基于微粒群的叶节点约束的最小生成树问题求解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5章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 第50-62页 |
·仿真实验环境 | 第50-53页 |
·仿真程序的实现 | 第53-56页 |
·PSO_DDCMST算法主过程的实现 | 第53-54页 |
·速度向量更新过程的实现 | 第54-55页 |
·可行解树形变换过程的实现 | 第55-56页 |
·实验数据对比分析 | 第56-61页 |
·生成树费用的对比 | 第57-58页 |
·端到端延迟的对比 | 第58-59页 |
·节点度数的对比 | 第59-60页 |
·收敛时间的对比 | 第60-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2-65页 |
·总结 | 第62-63页 |
·展望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目录 | 第71-7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目录 | 第72-73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