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一章 鹅不食草及其近缘属植物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 第9-27页 |
| ·引言 | 第9-10页 |
| ·鹅不食草植物来源 | 第9页 |
| ·石胡荽属植物 | 第9-10页 |
| ·鹅不食草及其近缘属植物化学成分 | 第10-22页 |
| ·萜类化合物 | 第10-18页 |
| ·黄酮类 | 第18-19页 |
| ·甾体类 | 第19-20页 |
| ·其他 | 第20-22页 |
| ·鹅不食草及其近属植物药理活性研究 | 第22-25页 |
| ·抗肿瘤作用 | 第22-23页 |
| ·抗病毒作用 | 第23页 |
| ·抗菌作用 | 第23-24页 |
| ·抗过敏作用 | 第24页 |
| ·抗炎作用 | 第24-25页 |
| ·抗氧化活性 | 第25页 |
|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 第25页 |
| ·小结与课题提出 | 第25-27页 |
| 第二章 天胡荽研究概况 | 第27-35页 |
| ·引言 | 第27页 |
| ·天胡荽植物来源 | 第27页 |
| ·天胡荽属植物的主要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第27-33页 |
| ·三萜皂苷类化合物 | 第28-30页 |
| ·黄酮类化合物 | 第30-31页 |
| ·炔烃类化合物 | 第31-32页 |
| ·木质素类 | 第32页 |
| ·其他 | 第32-33页 |
| ·天胡荽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 第33-34页 |
| ·抗肿瘤作用 | 第33页 |
| ·抗HBsAg 作用 | 第33-34页 |
| ·抗菌作用 | 第34页 |
| ·免疫调节作用 | 第34页 |
| ·小结与课题提出 | 第34-35页 |
| 第三章 鹅不食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 第35-97页 |
| ·实验仪器与材料 | 第35-36页 |
| ·仪器 | 第35页 |
| ·化学试剂 | 第35页 |
| ·色谱填料 | 第35-36页 |
| ·显色剂 | 第36页 |
| ·药材 | 第36页 |
| ·不同极性部位制备 | 第36-37页 |
| ·石油醚层的分离 | 第37-38页 |
| ·乙酸乙酯层的分离 | 第38-39页 |
| ·正丁醇层的分离 | 第39-40页 |
| ·鹅不食草化合物的结构解析 | 第40-89页 |
| ·化合物1 的结构解析 | 第40-48页 |
| ·化合物2 的结构解析 | 第48-56页 |
| ·化合物3 的结构解析 | 第56-62页 |
| ·化合物4 的结构解析 | 第62页 |
| ·化合物5 的结构解析 | 第62-63页 |
| ·化合物6 的结构解析 | 第63-64页 |
| ·化合物7 的结构解析 | 第64页 |
| ·化合物8 的结构解析 | 第64-65页 |
| ·化合物9 的结构解析 | 第65-66页 |
| ·化合物10 的结构解析 | 第66-67页 |
| ·化合物11 的结构解析 | 第67-68页 |
| ·化合物12 的结构解析 | 第68页 |
| ·化合物13 的结构解析 | 第68-73页 |
| ·化合物14 的结构解析 | 第73-74页 |
| ·化合物15 的结构解析 | 第74-75页 |
| ·化合物16 的结构解析 | 第75-78页 |
| ·化合物17 的结构解析 | 第78-79页 |
| ·化合物18 的结构解析 | 第79页 |
| ·化合物19 的结构解析 | 第79-80页 |
| ·化合物20 的结构解析 | 第80-84页 |
| ·化合物21 的结构解析 | 第84-85页 |
| ·化合物22 的结构解析 | 第85页 |
| ·化合物23 的结构解析 | 第85-86页 |
| ·化合物24 的结构解析 | 第86页 |
| ·化合物25 的结构解析 | 第86-87页 |
| ·化合物26 的结构解析 | 第87-88页 |
| ·化合物27 的结构解析 | 第88-89页 |
| ·鹅不食草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途径的探讨 | 第89-96页 |
| ·小结 | 第96-97页 |
| 第四章 天胡荽化学成分的研究 | 第97-109页 |
| ·实验仪器与材料 | 第97页 |
| ·仪器 | 第97页 |
| ·化学试剂 | 第97页 |
| ·色谱填料 | 第97页 |
| ·显色剂 | 第97页 |
| ·药材 | 第97页 |
| ·不同极性部位制备 | 第97-98页 |
| ·乙酸乙酯层的分离 | 第98-99页 |
| ·正丁醇层的分离 | 第99-100页 |
| ·天胡荽化学成分的结构解析 | 第100-108页 |
| ·化合物1 的结构解析 | 第100-101页 |
| ·化合物2 的结构解析 | 第101-102页 |
| ·化合物3 的结构解析 | 第102页 |
| ·化合物4 的结构解析 | 第102-103页 |
| ·化合物5 的结构解析 | 第103页 |
| ·化合物6 的结构解析 | 第103-104页 |
| ·化合物7 的结构解析 | 第104页 |
| ·化合物8 的结构解析 | 第104-105页 |
| ·化合物9 的结构解析 | 第105页 |
| ·化合物10 的结构解析 | 第105-106页 |
| ·化合物11 的结构解析 | 第106-107页 |
| ·化合物12 的结构解析 | 第107页 |
| ·化合物13 的结构解析 | 第107页 |
| ·化合物14 的结构解析 | 第107-108页 |
| ·小结 | 第108-109页 |
| 第五章 鹅不食草和天胡荽体外抗肿瘤活性的研究 | 第109-114页 |
| ·抗肿瘤作用 | 第109-114页 |
| ·实验仪器与材料 | 第109页 |
| ·试验方法 | 第109-110页 |
| ·试验结果 | 第110-113页 |
| ·小结 | 第113-114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创新点 | 第114-116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6-124页 |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124-125页 |
| 附录 | 第125-153页 |
| 致谢 | 第1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