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小说论文--新体小说论文

《围城》与《小世界》中的现代学者形象之比较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引言: “失乐园”后的孤独第9-10页
第一章 中西小说艺术中学者形象的流变第10-16页
 第一节 《围城》中的中国学者形象第10-12页
 第二节 《小世界》中的西方学者形象第12-14页
 小结第14-16页
第二章 现代学者形象探源第16-21页
 第一节 《围城》的创作底蕴第16-18页
 第二节 《小世界》的创作渊源第18-20页
 小结第20-21页
第三章 《围城》和《小世界》中的学者形象第21-35页
 第一节 《围城》和《小世界》中的群体学者形象第21-26页
  一、《围城》中的群体学者形象第21-23页
  二、《小世界》中的群体学者形象第23-26页
 第二节 《围城》和《小世界》中的典型学者形象第26-31页
  一、城外人—没有结果的爱情第26-28页
  二、失意者—无为的事业第28-29页
  三、局外人—生存的困境第29-31页
 第三节 《围城》和《小世界》中的女性形象第31-35页
  一、《围城》中的女性形象第31-33页
  二、《小世界》中的女性形象第33-35页
第四章 学者形象的哲学以及后现代维度第35-44页
 第一节 《围城》的哲思第35-39页
 第二节 《小世界》的后现代视野第39-43页
 小结第43-44页
第五章 现代学者形象的美学价值第44-56页
 第一节 浅层审美第44-49页
  一、《围城》第44-46页
  二、《小世界》第46-49页
 第二节 深度审美—讽刺的艺术第49-56页
  一、《围城》第50-52页
   (一) 丑恶情境中的有缺陷人格第50-51页
   (二) 机智诙谐的语言运用第51-52页
  二、《小世界》第52-54页
  三、小结第54-56页
结语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温暖的生命认同和机智的真相叙述--《王蒙自传》研究
下一篇:基于勒菲弗尔三要素理论对译者梁实秋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