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1页 |
·斑蝥素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斑蝥素的结构与性质 | 第10页 |
·斑蝥素的鉴定 | 第10-11页 |
·斑蝥素含量的测定 | 第11页 |
·斑蝥素提取方法 | 第11页 |
·斑蝥素化学合成 | 第11-12页 |
·斑蝥素生物合成 | 第12-13页 |
·斑蝥素中C 原子来源 | 第12页 |
·斑蝥素中H 原子来源 | 第12页 |
·斑蝥素中O 原子来源 | 第12-13页 |
·斑蝥素生物合成时间及位点 | 第13页 |
·斑蝥素杀虫作用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斑蝥素抑菌作用研究进展 | 第14页 |
·斑蝥素作用磷酸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 第14页 |
·磷酸酯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 第14-21页 |
·昆虫碱性磷酸酯酶研究进展 | 第15-18页 |
·碱性磷酸酯酶在昆虫体内的分布 | 第15-17页 |
·碱性磷酸酯酶结构 | 第17页 |
·碱性磷酸酯酶功能 | 第17-18页 |
·昆虫酸性磷酸酯酶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昆虫酸性磷酸酯酶结构 | 第18页 |
·金属离子及化学修饰剂对酸性磷酸酯酶影响 | 第18-19页 |
·昆虫蛋白磷酸酶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蛋白丝氨酸/苏氨酸磷酸酶 | 第19页 |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 | 第19-21页 |
第二章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1-24页 |
·研究内容 | 第21页 |
·斑蝥素对小菜蛾磷酸酯酶生物活性 | 第21页 |
·基因序列分析 | 第21页 |
·原核表达 | 第21页 |
·技术路线 | 第21-24页 |
·小菜蛾磷酸酯酶活性实验 | 第21页 |
·基因序列分析 | 第21页 |
·原核表达 | 第21-24页 |
·PxPP 基因的克隆 | 第21页 |
·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21-23页 |
·PxPP 基因的表达 | 第23页 |
·Western blot 分析 | 第23-24页 |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4-30页 |
·材料 | 第24页 |
·试虫、斑蝥素、菌株和载体 | 第24页 |
·工具酶和试剂盒 | 第24页 |
·其它试剂 | 第24页 |
·研究方法 | 第24-28页 |
·磷酸酯酶活性测定 | 第24-26页 |
·ACP 活性测定 | 第25页 |
·AKP 活性测定 | 第25-26页 |
·小菜蛾磷酸丝氨酸磷酸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 第26-28页 |
·小菜蛾Total RNA 的提取,mRNA 的纯化及第一链cDNA 的合成 | 第26页 |
·PCR 反应 | 第26页 |
·目的片段分离回收 | 第26页 |
·双酶切反应 | 第26页 |
·连接反应 | 第26页 |
·氯化钙制备新鲜感受态细胞 | 第26-27页 |
·碱法质粒DNA 的小量制备 | 第27页 |
·质粒DNA 的转化 | 第27页 |
·外源基因在E.coli 中的表达 | 第27页 |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第27页 |
·Western blot | 第27-28页 |
·常规实验试剂配制 | 第28-30页 |
·0.20mg/mL Cantharidin Solution | 第28页 |
·细菌培养基 | 第28页 |
·碱法质粒抽提Buffer | 第28页 |
·琼脂糖凝胶电泳 | 第28页 |
·SDS-PAGE 试剂 | 第28-29页 |
·Western blot 试剂 | 第29页 |
·抗生素 | 第29页 |
·RNA 酶(10mg/mL) | 第29-30页 |
第四章 斑蝥素对小菜蛾磷酸酯酶生物活性 | 第30-3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0页 |
·材料 | 第30页 |
·方法 | 第30页 |
·试剂配制 | 第30页 |
·酶液制备 | 第30页 |
·样品测定 | 第30页 |
·结果计算 | 第3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0页 |
·ACP 活性分析 | 第30页 |
·AKP 活性分析 | 第30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30-32页 |
第五章 PxPP 的基因序列分析与蛋白三维结构 | 第32-3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2页 |
·PxPP 基因的序列分析 | 第32页 |
·数据来源 | 第32页 |
·分析方法 | 第32页 |
·蛋白三维结构模拟 | 第32页 |
·数据来源 | 第32页 |
·分析方法 | 第3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2-35页 |
·PxPP 序列分析 | 第32-34页 |
·PxPP 蛋白三维结构 | 第34-35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35-36页 |
第六章 PxPP 基因的原核表达 | 第36-4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6-37页 |
·材料 | 第36页 |
·方法 | 第36-37页 |
·小菜蛾Total RNA 的提取,mRNA 的纯化及第一链cDNA 的合成 | 第36页 |
·引物设计 | 第36页 |
·PCR 反应 | 第36页 |
·PxPP 基因的克隆 | 第36页 |
·PxPP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6页 |
·PxPP 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 第36页 |
·Western blot 分析 | 第36-3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7-40页 |
·PxPP 基因的克隆 | 第37-38页 |
·PxPP 基因的扩增 | 第37页 |
·PxPP 基因克隆载体的鉴定 | 第37-38页 |
·PxPP 基因表达载体的鉴定 | 第38-39页 |
·PxPP 基因的诱导表达 | 第39-40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40-41页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第41-43页 |
·结论 | 第41页 |
·讨论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作者简介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