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3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和立项依据 | 第13-57页 |
| 第一节 骨质疏松 | 第14-24页 |
| 1 骨与骨代谢 | 第14-16页 |
| 2 骨质疏松的病因和病理机制 | 第16-17页 |
| 3 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 | 第17-18页 |
| 4 骨质疏松的治疗 | 第18-24页 |
| 第二节 血管钙化 | 第24-31页 |
| 1 血管钙化概况 | 第24页 |
| 2 血管钙化的发病机制 | 第24-30页 |
| 3 血管钙化的防治 | 第30-31页 |
| 第三节 骨质疏松和血管钙化的相关性 | 第31-40页 |
| 1 流行病学调查 | 第31页 |
| 2 骨质疏松和血管钙化的共同病因 | 第31-32页 |
| 3 发病机理 | 第32-37页 |
| 4 临床药物治疗进展 | 第37-40页 |
| 第四节 降钙素的研究进展 | 第40-51页 |
| 1 降钙素的发现 | 第40-41页 |
| 2 降钙素的基因结构 | 第41-43页 |
| 3 降钙素的作用机理 | 第43-44页 |
| 4 降钙素的生物活性 | 第44-46页 |
| 5 降钙素与骨代谢的关系 | 第46-47页 |
| 6 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 | 第47-50页 |
| 7 降钙素异源表达的发展趋势 | 第50-51页 |
| 第五节 立项依据、技术路线及本文的创新性 | 第51-57页 |
| 1 立项依据 | 第51-53页 |
| 2 技术路线 | 第53-55页 |
| 3 本实验室工作基础 | 第55页 |
| 4 本文的创新性 | 第55-57页 |
| 第二章 转鲑鱼降钙素基因酵母对骨质疏松大鼠的作用 | 第57-68页 |
| 1 前言 | 第58页 |
| 2 材料和方法 | 第58-60页 |
| 3 结果 | 第60-64页 |
| 4 讨论 | 第64-68页 |
| 第三章 转鲑鱼降钙素基因酵母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的作用 | 第68-80页 |
| 1 前言 | 第69页 |
| 2 材料及方法 | 第69-73页 |
| 3 结果 | 第73-77页 |
| 4 讨论 | 第77-80页 |
| 第四章 转鲑鱼降钙素基因酵母对大鼠钙化血管中OPG/RANKL 表达的影响 | 第80-94页 |
| 1 前言 | 第81-82页 |
| 2 材料和方法 | 第82-85页 |
| 3 结果 | 第85-89页 |
| 4 讨论 | 第89-94页 |
| 第五章 转鲑鱼降钙素基因酵母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体外钙化的影响 | 第94-108页 |
| 1 前言 | 第95-96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96-98页 |
| 3 结果 | 第98-105页 |
| 4 讨论 | 第105-108页 |
| 结论 | 第108-110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0-118页 |
| 文章发表状况 | 第118-119页 |
| 附录 | 第119-121页 |
| 致谢 | 第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