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劳动者收入损失补偿机制研究--以风暴潮灾害为例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0 引言 | 第12-19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论文体系结构 | 第18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18-19页 |
1 海洋劳动者收入损失与收入损失补偿机制概述 | 第19-30页 |
·海洋劳动者收入与收入损失 | 第19-23页 |
·海洋劳动者收入构成 | 第19-21页 |
·海洋劳动者收入损失 | 第21-23页 |
·劳动者收入损失补偿机制的基本解析 | 第23-27页 |
·劳动者收入损失补偿机制的相关概念 | 第23页 |
·劳动者收入损失补偿方式 | 第23-25页 |
·劳动者收入损失补偿机制的发展趋势 | 第25-27页 |
·国外劳动者收入损失补偿机制概况 | 第27-30页 |
·国外劳动者收入损失补偿机制简介 | 第27-28页 |
·国外劳动者收入损失补偿机制的经验借鉴 | 第28-30页 |
2 风暴潮灾害影响下的海洋劳动者收入损失特性 | 第30-51页 |
·收入损失的纯粹性 | 第30-35页 |
·风暴潮灾害造成的纯粹性收入损失 | 第30-32页 |
·基于收入损失纯粹性的正外部性分析模型 | 第32-35页 |
·收入损失的区域性 | 第35-45页 |
·风暴潮灾害造成的区域性收入损失 | 第35-42页 |
·补偿主体规避区域性风险的行为博弈模型 | 第42-45页 |
·收入损失的共变性 | 第45-51页 |
·风暴潮灾害造成的共变性收入损失 | 第45-47页 |
·基于收入损失共变性的海产品供求模型 | 第47-51页 |
3 我国劳动者收入损失补偿机制现状 | 第51-58页 |
·劳动者收入损失补偿机制在我国的实践 | 第51-55页 |
·中国渔业互保机制 | 第51-53页 |
·广西合浦海草示范区的生态补偿机制 | 第53-54页 |
·乐清市的资金项目化补偿机制 | 第54-55页 |
·我国劳动者损失补偿机制存在的问题 | 第55-58页 |
·保险补偿与政府补偿缺乏有机的合作机制 | 第55页 |
·部分地区损失补偿资金运营和监管缺乏规范 | 第55-56页 |
·险种覆盖面低且种类较少 | 第56-58页 |
4 海洋劳动者收入损失补偿机制构建 | 第58-82页 |
·层级分担补偿机制 | 第59-69页 |
·风险分散工具 | 第60-64页 |
·风险分散主体 | 第64-66页 |
·层级分担补偿机制的基本架构 | 第66-67页 |
·层级分担补偿机制的可行性检验 | 第67-69页 |
·政府导入补偿机制 | 第69-76页 |
·政府导入补偿机制的构建原则 | 第70-71页 |
·政府导入补偿机制的基本架构 | 第71-74页 |
·政府导入补偿机制的效率性检验 | 第74-76页 |
·公共服务补偿机制 | 第76-82页 |
·公共服务补偿机制的构建原则 | 第76-77页 |
·公共服务补偿机制的基本架构 | 第77-79页 |
·公共服务补偿机制的福利性检验 | 第79-82页 |
5 结论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个人简历 | 第88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