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及股指期货跨市场监管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概述 | 第11-18页 |
第一节 股票市场和股指期货市场的联动性分析 | 第11-15页 |
一、股指期货的价格形成机制 | 第11-12页 |
二、股指期货同股票现货的关联性 | 第12-15页 |
第二节 跨市场监管的必要性 | 第15-17页 |
一、各国对金融市场监管的不断加强 | 第15页 |
二、股票市场和股指期货市场之间较强的联动性 | 第15-17页 |
第三节 跨市场监管的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一、跨市场监管的主要内容 | 第17页 |
二、跨市场监管的法律价值导向 | 第17-18页 |
第二章 跨市场内幕交易的法律界定 | 第18-27页 |
第一节 股票市场内幕交易的法律界定 | 第18-22页 |
一、美国就股票市场内幕交易的法律界定 | 第18页 |
二、英国就股票市场内幕交易的法律界定 | 第18-19页 |
三、新加坡就股票市场内幕交易的法律界定 | 第19-20页 |
四、台湾地区就股票市场内幕交易的法律界定 | 第20页 |
五、上述国家和地区相关法律界定的比较与分析 | 第20-22页 |
第二节 期货市场内幕交易的法律界定 | 第22-25页 |
一、美国就期货市场内幕交易的法律界定 | 第22-23页 |
二、英国就期货市场内幕交易的法律界定 | 第23页 |
三、新加坡就期货市场内幕交易的法律界定 | 第23-24页 |
四、台湾地区就期货市场内幕交易的法律界定 | 第24页 |
五、上述国家和地区相关法律界定的分析与比较 | 第24-25页 |
第三节 跨市场内幕交易的法律界定 | 第25-27页 |
一、对“内幕交易人”界定的差异 | 第25-26页 |
二、界定差异的原因分析 | 第26页 |
三、跨市场内幕交易人的界定 | 第26-27页 |
第三章 跨市场操纵的法律界定 | 第27-38页 |
第一节 证券市场操纵的法律界定 | 第27-31页 |
一、美国就股票市场操纵的法律界定 | 第27-28页 |
二、英国就股票市场操纵的法律界定 | 第28-29页 |
三、新加坡就股票市场操纵的法律界定 | 第29页 |
四、台湾地区就股票市场操纵的法律界定 | 第29-30页 |
五、上述国家和地区相关法律界定的分析与比较 | 第30-31页 |
第二节 期货市场操纵的法律界定 | 第31-34页 |
一、美国就期货市场操纵的法律界定 | 第31页 |
二、英国就期货市场操纵的法律界定 | 第31-32页 |
三、新加坡就期货市场操纵的法律界定 | 第32页 |
四、台湾地区就期货市场操纵的法律界定 | 第32-33页 |
五、上述国家国和地区相关法律界定的分析与比较 | 第33-34页 |
第三节 跨市场操纵的形态 | 第34-38页 |
一、囤积与挤压轧空 | 第34-35页 |
二、以交易行为影响价格 | 第35-36页 |
三、散布虚假或不实消息 | 第36页 |
四、跨市场操纵行为的特点 | 第36-38页 |
第四章 跨市场法律监管的域外经验 | 第38-46页 |
第一节 监管体制:政府监管与自律监管 | 第38-41页 |
一、美国的监管体制 | 第38-39页 |
二、英国的监管体制 | 第39页 |
三、新加坡的监管体制 | 第39-40页 |
四、台湾地区的监管体制 | 第40-41页 |
第二节 监管方式:认定机构与处罚 | 第41-43页 |
一、美国的监管方式 | 第41页 |
二、英国的监管方式 | 第41-42页 |
三、新加坡的监管方式 | 第42页 |
四、台湾的监管方式 | 第42-43页 |
第三节 监管途径 | 第43-46页 |
一、规范期货合约设计 | 第43页 |
二、强化具体监管措施 | 第43-45页 |
三、跨市场信息分享 | 第45-46页 |
第五章 我国跨市场违规行为的制度防范 | 第46-53页 |
第一节 完善立法 | 第46-48页 |
一、多层次立法 | 第46页 |
二、协调两市场之间的法规规定 | 第46-47页 |
三、市场操纵定义的全面性 | 第47-48页 |
第二节 构建监管主体合作框架 | 第48-50页 |
一、交易所层面的跨市场监管 | 第48页 |
二、行业协会层面的跨市场监管 | 第48-49页 |
三、证监会层面的跨市场监管 | 第49-50页 |
第三节 确立具体监视制度 | 第50-53页 |
一、提高市场操纵与内幕交易的成本 | 第50页 |
二、及早发现市场操纵与内幕交易的行为 | 第50-51页 |
三、采取措施阻止市场操纵与内幕交易 | 第51-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致谢 | 第58-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0-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