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东川区滑坡泥石流灾害治理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8页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9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第10-14页 |
(一) 滑坡泥石流灾害治理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二) 公共治理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三、基本概念 | 第14-16页 |
(一) 滑坡泥石流 | 第14-15页 |
(二) 应急管理 | 第15-16页 |
四、本文的分析视角 | 第16页 |
五、研究方法及路线 | 第16-18页 |
第一章 东川区滑坡泥石流治理现状 | 第18-26页 |
一、东川区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 第18-20页 |
二、东川区滑坡泥石流灾害区域及类型 | 第20-23页 |
(一) 滑坡泥石流灾害概况 | 第20-21页 |
(二) 地质灾害高发区 | 第21-22页 |
(三) 主要灾害类型 | 第22-23页 |
三、东川区滑坡泥石流灾害治理现状 | 第23-26页 |
(一) 灾害应急预案体系建设 | 第23页 |
(二) 灾害应急管理体制建设 | 第23页 |
(三) 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 第23-24页 |
(四) 灾害应急保障能力建设 | 第24-25页 |
(五) 灾害应急法制建设 | 第25页 |
(六) 灾害应急规划及研究 | 第25-26页 |
第二章 东川区滑坡泥石流灾害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 第26-30页 |
一、法律法规尚不健全 | 第26页 |
二、组织体系仍需完善 | 第26-27页 |
三、信息建设相对滞后 | 第27-28页 |
四、保障能力有待提高 | 第28-29页 |
五、公众参与不够充分 | 第29-30页 |
第三章 东川区滑坡泥石流灾害治理的工具选择 | 第30-40页 |
一、灾害治理的基本思路 | 第30页 |
(一) 滑坡泥石流灾害治理理念 | 第30页 |
(二) 坚持的原则 | 第30页 |
二、强化规制性治理工具 | 第30-32页 |
(一) 推进应急法制建设 | 第31页 |
(二) 深化预案体系建设 | 第31-32页 |
三、完善组织性治理工具 | 第32-34页 |
(一) 完善应急管理体制 | 第32-33页 |
(二) 提高科学决策水平 | 第33页 |
(三) 加强应急队伍建设 | 第33-34页 |
四、改善信息性治理工具 | 第34-36页 |
(一) 提升监测预警能力 | 第34-35页 |
(二) 推进应急平台建设 | 第35-36页 |
(三)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 第36页 |
五、加强经济性治理工具 | 第36-40页 |
(一) 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资金投入机制 | 第36-37页 |
(二) 提高应急物资保障能力 | 第37页 |
(三) 完善灾害应急基础工程防御体系 | 第37-38页 |
(四) 增强恢复重建能力 | 第38-39页 |
(五) 强化科技支撑能力 | 第39-40页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