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履带自走耕整机设计及有限元分析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19页 |
·课题背景 | 第13页 |
·耕整机及履带式农用车辆发展现状 | 第13-16页 |
·耕整机发展现状 | 第13-14页 |
·履带式农用车辆发展现状 | 第14-16页 |
·有限元法的应用和发展 | 第16-17页 |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第17页 |
·课题来源 | 第17页 |
·研究意义 | 第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第2章 整机设计 | 第19-61页 |
·引言 | 第19页 |
·整机结构简介 | 第19-22页 |
·耕整装置 | 第19-20页 |
·发动机与行走底盘 | 第20-21页 |
·液压与操作系统 | 第21-22页 |
·电气系统 | 第22页 |
·整机设计参数确定 | 第22-25页 |
·整机基本设计参数确定 | 第22-23页 |
·发动机功率和变速车桥的确定 | 第23-25页 |
·整机结构件设计 | 第25-49页 |
·传动系统设计 | 第25-39页 |
·发动机输出皮带轮基准直径的设计 | 第25-26页 |
·发动机与车桥 V 带传动的设计 | 第26-28页 |
·耕整装置传动系统设计 | 第28-39页 |
·重心位置的确定 | 第39-41页 |
·台车架的设计 | 第41-42页 |
·履带的选型 | 第42-43页 |
·前后倾角的设计 | 第43-44页 |
·耕整装置的液压缸设计 | 第44-46页 |
·传动箱输入输出轴的校核计算 | 第46-49页 |
·整机性能分析 | 第49-60页 |
·履带驱动效率 | 第49-51页 |
·转向性分析 | 第51-53页 |
·越野性分析 | 第53-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3章 自走耕整机车架线性有限元分析 | 第61-79页 |
·引言 | 第61页 |
·有限元分析方法及软件介绍 | 第61-63页 |
·有限元方法基本思想 | 第61页 |
·HyperMesh 介绍 | 第61-62页 |
·ANSYS 介绍 | 第62-63页 |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63-66页 |
·几何模型处理 | 第63-64页 |
·单元类型 | 第64页 |
·材料属性及单位制 | 第64-65页 |
·有限元模型 | 第65-66页 |
·计算工况确定及结果分析 | 第66-77页 |
·旋耕作业加载货工况 | 第66-70页 |
·旋耕作业加载货工况载荷及约束 | 第66-69页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69-70页 |
·过障碍物工况 | 第70-75页 |
·过障碍物工况载荷及约束 | 第70-73页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73-75页 |
·过沟壑工况 | 第75-77页 |
·过沟壑工况载荷及约束 | 第75-76页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76-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第4章 车架静态电测应力试验 | 第79-89页 |
·引言 | 第79页 |
·电测试验方法简介 | 第79-82页 |
·电测法介绍 | 第79页 |
·测量电桥特性 | 第79-81页 |
·电测应力试验使用仪器设备 | 第81-82页 |
·自走耕整机车架应力测试 | 第82-87页 |
·电测应力试验目的 | 第82页 |
·测试方案及测试现场布置方案 | 第82-85页 |
·测试结果分析 | 第85-87页 |
·本章小结 | 第87-89页 |
第5章 车架结构的模态分析 | 第89-95页 |
·引言 | 第89-90页 |
·模态分析理论基础 | 第90-91页 |
·模态计算结果分析 | 第91-94页 |
·本章小结 | 第94-95页 |
第6章 车架结构优化 | 第95-103页 |
·引言 | 第95页 |
·优化设计数学模型 | 第95-96页 |
·ANSYS 编程语言的简介 | 第96页 |
·建立车架优化设计模型 | 第96-98页 |
·建立优化模型设计变量 | 第96-97页 |
·建立优化模型状态变量 | 第97-98页 |
·建立优化模型目标函数 | 第98页 |
·优化结果分析 | 第98-101页 |
·轻量优化设计总结 | 第101页 |
·本章小结 | 第101-103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3-105页 |
·结论 | 第103页 |
·展望 | 第103-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09页 |
附录 | 第109-115页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第115-117页 |
致谢 | 第1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