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12页 |
| 摘要 | 第12-16页 |
| 1 害虫生防真菌抗杀菌剂特性及药物转运蛋白的研究现状 | 第16-30页 |
| ·化学药剂对生防真菌的影响 | 第16-19页 |
| ·药物转运蛋白及其在真菌抗药性中的作用 | 第19-24页 |
| ·药物转运蛋白与ABC转运蛋白 | 第19-20页 |
| ·ABC转运蛋白的结构 | 第20-22页 |
| ·ABC转运蛋白的作用机制 | 第22页 |
| ·ABC转运蛋白的调控网络 | 第22-24页 |
| ·生防真菌毒力相关的遗传特性 | 第24-25页 |
| ·生防真菌的遗传转化 | 第25-29页 |
| ·生防真菌的遗传转化体系及筛选标记 | 第26页 |
| ·真菌基因的功能分析 | 第26-29页 |
| ·立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29-30页 |
| 2 球孢白僵菌过异源寄主对孢子表面理化特征及毒力的影响 | 第30-38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1-33页 |
| ·供试菌株及其分生孢子液准备 | 第31-32页 |
| ·生物测定 | 第32页 |
| ·孢子疏水力测定 | 第32页 |
| ·孢子ξ电位的测定 | 第32-33页 |
| ·孢子Pr1蛋白的测定 | 第33页 |
| ·数据分析 | 第33页 |
| ·结果 | 第33-36页 |
| ·供试菌株对褐飞虱的致死率 | 第33-34页 |
| ·连续过寄主对孢子表面特征和Pr1蛋白活性的影响 | 第34-36页 |
| ·相关性分析 | 第36页 |
| ·讨论 | 第36-38页 |
| 3球抱白僵菌多菌灵抗性菌株的基因表达谱差异分析 | 第38-52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39-42页 |
| ·菌株 | 第39页 |
| ·试剂 | 第39-40页 |
| ·药物敏感性分析 | 第40页 |
| ·总RNA提取与反转录 | 第40-41页 |
| ·基因表达谱分析 | 第41页 |
| ·相关基因表达的qRT-PCR分析 | 第41-42页 |
| ·结果 | 第42-49页 |
| ·药敏性 | 第42页 |
| ·两组数字表达谱的分析 | 第42-47页 |
| ·差异基因表达模式聚类分析 | 第47-48页 |
| ·相关基因的分析结果 | 第48-49页 |
| ·讨论 | 第49-52页 |
| 4 球孢白僵菌ABC药物转运蛋白基因的功能分析 | 第52-66页 |
| ·材料 | 第52-53页 |
| ·菌株和质粒 | 第52-53页 |
| ·试剂 | 第53页 |
| ·方法 | 第53-59页 |
| ·Bb2860抗药蛋白基因的检索 | 第53页 |
| ·不同诱导条件下Bb2860抗药蛋白基因的转录表达 | 第53-56页 |
| ·敲除载体构建 | 第56-58页 |
| ·基因敲除转化子的鉴定 | 第58页 |
| ·不同基因敲除转化子的表型分析 | 第58-59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59-64页 |
| ·不同转运蛋白基因在药物胁迫下的转录表达水平 | 第59-60页 |
| ·敲除转化子的鉴定 | 第60-61页 |
| ·敲除转化子的药物敏感性变化 | 第61-62页 |
| ·敲除转化子的抗氧化能力变化 | 第62-64页 |
| ·讨论 | 第64-66页 |
| 5 球孢白僵菌药物转运蛋白—调控基因的功能分析 | 第66-74页 |
| ·材料 | 第66页 |
| ·方法 | 第66-68页 |
| ·药物诱导的Bbgal表达水平测定 | 第66-67页 |
| ·Bbgal敲除载体构建及转化 | 第67页 |
| ·基因敲除转化子的鉴定 | 第67页 |
| ·基因敲除株的表型分析 | 第67-68页 |
| ·产孢量测定 | 第68页 |
| ·分生孢子耐热力测定 | 第68页 |
| ·菌株毒力测定 | 第68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68-70页 |
| ·Bbgal在胁迫条件下基因的表达调控分析 | 第68-69页 |
| ·敲除转化子的鉴定 | 第69页 |
| ·基因敲除株的多药抗性变化 | 第69-70页 |
| ·基因敲除株的产孢及对酒精和高渗胁迫的耐受力变化 | 第70页 |
| ·基因敲除株的抗氧化能力变化 | 第70页 |
| ·基因敲除株的毒力变化 | 第70页 |
| ·讨论 | 第70-74页 |
| 6 玫烟棒束孢多菌灵抗性的成因分析 | 第74-88页 |
| ·实验材料 | 第75页 |
| ·菌株 | 第75页 |
| ·试剂 | 第75页 |
| ·方法 | 第75-78页 |
| ·生菌株多菌灵抗性测定 | 第75-76页 |
| ·棒束孢突变子的制备 | 第76页 |
| ·突变菌株的多菌灵抗性和耐热性测定 | 第76-77页 |
| ·药物敏感性分析 | 第77页 |
| ·罗丹明染料的排出/积蓄测定 | 第77页 |
| ·RNA的提取和RT-PCR | 第77页 |
| ·抗药性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 第77-78页 |
| ·各突变株中ifT1基因的转录表达分析 | 第78页 |
| ·结果 | 第78-85页 |
| ·野生菌株对多菌灵的敏感性 | 第79页 |
| ·Ifl16突变株的多菌灵抗性和耐热性 | 第79-80页 |
| ·突变子的微管蛋白的基因分析 | 第80-81页 |
| ·突变株的多药抗性 | 第81页 |
| ·药物转运蛋白表达量的罗丹明染色检测 | 第81-83页 |
| ·转运蛋白基因ifT1及其启动子PifT1的结构特征 | 第83-84页 |
| ·在野生株和多菌灵抗性菌株中ifT1基因的表达水平比较 | 第84-85页 |
| ·讨论 | 第85-88页 |
| 7 结语 | 第88-90页 |
| 参考文献 | 第90-102页 |
| SUMMARY | 第102-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