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货币论文--中国货币论文--方针政策及其阐述论文

中国“双轨制”利率传导机制及效应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11页
1 绪论第11-23页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1-12页
   ·文献综述第12-18页
     ·国外在利率传导机制方面的研究情况第12-14页
     ·国内在利率传导机制方面的研究情况第14-18页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结构第18-19页
   ·主要研究方法第19-21页
   ·本论文的创新点第21-23页
2 利率传导机制的理论与实践第23-41页
   ·利率传导机制的理论回顾第23-32页
     ·魏克赛尔的利率政策理论第23-25页
     ·凯恩斯的利率传导机制理论第25-26页
     ·希克斯和汉森的利率传导理论第26-29页
     ·托宾的利率传导理论第29-30页
     ·泰勒规则及其模型拓展第30-32页
   ·部分发达国家的利率传导机制实践第32-37页
     ·美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实践第32-33页
     ·欧元区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实践第33-34页
     ·英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实践第34-35页
     ·日本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实践第35-36页
     ·发达国家利率传导机制实践对我国的启示第36-37页
   ·我国利率政策的实践第37-41页
     ·改革开放以前的利率政策(1949-1979 年)第37-38页
     ·改革开放以后的利率政策(1979-1996 年)第38-39页
     ·走向市场化的利率政策(1996 年至今)第39页
     ·我国利率调控的主要特点第39-41页
3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及现行的利率体系第41-57页
   ·利率市场化的理论第41-44页
     ·金融抑制理论与金融深化理论第41-43页
     ·金融约束理论第43-44页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第44-47页
     ·同业拆借市场利率的市场化第44-45页
     ·银行间债券市场利率的市场化第45页
     ·票据市场利率的市场化第45-46页
     ·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第46-47页
   ·我国现行的利率体系及特点第47-57页
     ·我国现行的利率体系第47-52页
     ·现行利率体系的主要特点第52-57页
4 利率“双轨制”下基准利率传导效应研究第57-91页
   ·基准利率传导机制的理论分析第57-61页
     ·利率市场化下基准利率传导机制分析第57-59页
     ·利率双轨制下基准利率传导机制分析第59-61页
   ·我国基准利率传导效应的实证分析第61-88页
     ·基准利率的选择第61-63页
     ·货币政策操作对基准利率的引导效应第63-73页
     ·基准利率变动对利率体系的影响第73-83页
     ·基准利率对实体经济的传导——以票据市场为例第83-88页
   ·本章小结第88-91页
5 管制利率与市场利率传导效应的比较研究第91-115页
   ·我国的“双轨制”利率传导机制第91页
   ·实证研究方法第91-95页
     ·向量自回归模型第91-92页
     ·向量自回归模型最佳滞后阶数的确定第92-93页
     ·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第93-94页
     ·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第94-95页
   ·实证研究过程第95-113页
     ·变量的选择及数据处理第95-96页
     ·平稳性检验第96-97页
     ·管制利率和市场利率作用于投资的传导效应比较研究第97-102页
     ·管制利率和市场利率作用于消费的传导效应比较研究第102-106页
     ·管制利率和市场利率作用于总产出和物价的传导效应比较研究第106-113页
   ·本章小结第113-115页
6 制约我国利率传导机制的因素分析第115-129页
   ·利率管制依然存在第115-116页
   ·微观经济主体对利率反映不敏感第116-122页
     ·企业投资对利率变化不敏感第116-118页
     ·居民消费和储蓄对利率变化不敏感第118-122页
   ·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影响了利率传导机制作用的发挥第122-125页
   ·金融市场发展不完善第125-129页
     ·金融市场的融资功能有待提高第125-126页
     ·各类市场发展不均衡第126页
     ·市场分割现象仍较突出第126-127页
     ·市场参与主体结构不够合理第127-129页
7 结论及建议第129-133页
致谢第133-135页
参考文献第135-141页
附录第141页

论文共1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公共支出、金融发展与环境绩效
下一篇:中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相关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