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轮毂径向冲击的有限元分析及轻量化设计
|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 1 绪论 | 第8-14页 |
|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8页 |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8-10页 |
| ·摩托车轮毂强度有限元模型建立的意义 | 第8-9页 |
| ·摩托车轮毂轻量化的意义 | 第9-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国内外轮毂有限元分析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国内外轮毂轻量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2-14页 |
| 2 轮毂径向弯曲疲劳有限元分析 | 第14-27页 |
| ·有限单元法简介 | 第14-15页 |
| ·ANSYS 介绍 | 第15-16页 |
| ·径向弯曲疲劳试验标准 | 第16-17页 |
| ·建立轮毂径向弯曲疲劳有限元模型 | 第17-26页 |
| ·轮毂模型的导入及简化 | 第18-19页 |
| ·单位制 | 第19页 |
| ·选择单元类型 | 第19-20页 |
| ·定义材料属性 | 第20-21页 |
| ·网格的划分 | 第21-22页 |
| ·施加约束条件和载荷 | 第22-25页 |
| ·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分析 | 第25-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3 轮毂冲击有限元分析的基本理论 | 第27-35页 |
| ·冲击的力学模型 | 第27-30页 |
| ·冲击系统的变形及动力系统 | 第27-28页 |
| ·冲击系统的边界条件 | 第28-29页 |
| ·冲击系统的控制方程 | 第29-30页 |
| ·显示算法和隐式算法 | 第30页 |
| ·LS-DYNA 接触简介 | 第30-34页 |
| ·界面非线性的内容 | 第30-31页 |
| ·接触界面条件 | 第31页 |
| ·动态接触算法 | 第31-32页 |
| ·接触算法的有限元实现 | 第32-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4 轮毂径向冲击有限元分析 | 第35-47页 |
| ·径向冲击标准试验概述 | 第35-36页 |
| ·LS-DYNA 分析冲击问题的注意事项 | 第36-37页 |
| ·典型轮毂径向冲击有限元模拟 | 第37-46页 |
| ·几何模型处理 | 第37-38页 |
| ·定义单元类型和材料模型 | 第38-39页 |
| ·接触界面定义及控制 | 第39-41页 |
| ·施加约束与载荷 | 第41-43页 |
| ·求解及输出关键字K 文件 | 第43页 |
| ·查看有限元分析结果 | 第43-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 5 轮毂结构的轻量化设计 | 第47-52页 |
| ·轮毂结构轻量化设计方案 | 第47-50页 |
| ·轻量化设计方案评价 | 第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 6 总结和展望 | 第52-54页 |
| ·本文总结 | 第52-53页 |
| ·研究展望 | 第53-54页 |
| 致谢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 附录: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