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法令论文--企业法、公司法论文

论董事对第三人的民事责任

内容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引言第10-11页
一、董事对第三人民事责任的理论基础第11-23页
 (一) 公司法人本质主要学说及评价第11-14页
  1.公司实在论第11-12页
  2.公司拟制说第12-13页
  3.公司否认论第13页
  4.公司契约论第13-14页
 (二) 董事与公司关系的不同学说及评价第14-16页
  1.董事与公司关系的不同学说第14-15页
  2.董事与公司关系的评价第15-16页
  3.完善我国董事与公司关系的模式第16页
 (三) 董事对第三人民事责任的理论基础第16-20页
  1.侵权责任法第17页
  2.公司法对第三人的保护制度、理论学说及不足第17-20页
 (四) 董事对第三人民事责任的经济学分析第20-23页
  1.减少代理成本要求建立董事对第三人的民事责任制度第20-21页
  2.质同说第21-22页
  3.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不对称"要求进一步保护债权人利益第22-23页
二、董事对第三人民事责任的立法与学说第23-32页
 (一) 英美法系关于董事对第三人民事责任的立法与学说第23-25页
  1.董事义务对象的扩大化第23-25页
  2.董事对第三人承担信义义务的阶段第25页
 (二) 大陆法系关于董事对第三人民事责任的立法与学说第25-28页
  1.德国关于董事对第三人民事责任的立法和学说第25-26页
  2.日本关于董事对第三人民事责任的立法和学说第26-27页
  3.韩国关于董事对第三人民事责任的立法和学说第27页
  4.瑞士关于董事对第三人民事责任的立法和学说第27页
  5.我国台湾地区关于董事对第三人民事责任的立法和学说第27-28页
 (三) 董事对第三人民事责任的立法体例的对比第28页
 (四) 两大法系关于董事对债权人承担的信义义务的性质第28-31页
  1.直接义务说第29页
  2.间接义务说第29-30页
  3.评价及选择第30-31页
 (五) 公司的侵权责任能力与董事个人侵权法律责任第31-32页
三、董事对第三人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第32-37页
 (一) 责任主体第32-33页
 (二) 第三人的范围第33-35页
  1.股东第33-34页
  2.债权人第34页
  3.雇员、消费者、社会公众等第34-35页
 (三) 行为要件第35-36页
 (四) 主观要件第36页
 (五) 结果要件第36-37页
四、我国董事对第三人民事责任制度的立法现状、学说及完善建议第37-46页
 (一) 我国董事对第三人民事责任的立法现状第37-39页
 (二) 完善我国董事对第三人民事责任的制度第39-42页
  1.明确责任构成要件第39-40页
  2.完善董事对第三人的报表和获取相关报告的信息披露义务第40页
  3.放宽董事资格,将法人纳入董事范围第40-41页
  4.进一步完善董事、高管义务相关制度第41-42页
 (三) 构建和完善保护董事利益、免除董事责任的相关制度第42-46页
  1.构建和完善董事责任保险制度第42-43页
  2.建立董事补偿制度第43-44页
  3.引入商业判断规则第44页
  4.增加免除董事民事责任的一般规定第44-46页
结语第46-47页
致谢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我国上市公司独立监事制度之构建
下一篇:破产重整程序中的异议债权人保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