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劳动法论文

劳动监察与劳动争议仲裁受案范围的区界研究

提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序言第8-10页
第一章 劳动监察和劳动争议仲裁功能的历史考察第10-21页
 (一) 劳动监察的起源及在我国的发展演变第10-12页
  1. 劳动监察的产生第10-11页
  2. 劳动监察在我国的发展和演变第11-12页
 (二) 劳动仲裁的起源及在我国的发展演变第12-15页
  1. 劳动仲裁的产生第12-14页
  2. 劳动仲裁在我国的发展和演变第14-15页
 (三) 劳动监察和劳动争议仲裁两者关系比较第15-21页
  1. 劳动监察和劳动争议仲裁的不同点第15-17页
  2. 劳动监察和劳动争议仲裁受案范围的学说之争及评析第17-21页
第二章 劳动监察和劳动争议仲裁受案范围的规定以及存在的缺陷第21-27页
 (一) 现行相关规定以及所产生的缺陷第21页
 (二) 产生的缺陷所造成的后果第21-24页
  1. 公权大量介入私法争议,反而忽略了对劳动基准的监察第21-22页
  2. 劳动监察和仲裁相互推诿,造成上访不断第22-23页
  3. 劳动监察部门以争议处理代替行政执法第23-24页
 (三) 产生的缺陷所造成后果的成因第24-27页
  1. 公权介入劳动争议,忽略劳动基准监察的原因第24-25页
  2. 劳动监察与仲裁相互推诿,造成上访的原因第25-26页
  3. 劳动监察部门以处理争议代替行政执法的原因第26-27页
第三章 完善劳动监察和劳动争议仲裁受案范围的建议第27-31页
 (一) 科学界定劳动监察和劳动仲裁受理范围,虽有交叉但应有侧重第27-28页
 (二) 建立二者的互动机制,相互支持配合维护劳动者合法权利第28-29页
 (三) 加强劳动基准的实施第29-31页
  1. 劳动监察应以受理违反劳动基准性规定的案件为主第29-30页
  2. 构建劳动利益博弈平台减少案件数量,为科学划分劳动监察和劳动争议仲裁的受案范围创造条件第30页
  3. 健全劳动基准立法,尽快制定《劳动基准法》第30-31页
结语第31-32页
参考文献第32-34页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论文第34-35页
后记第35-36页

论文共3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外来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研究--基于苏州市高新区外来农民工的实证分析
下一篇:男女同龄退休之法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