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尔森之基础规范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基础规范的理论背景 | 第10-43页 |
第一节 纯粹法学的哲学根基 | 第10-27页 |
一、休谟哲学 | 第11-15页 |
二、新康德主义哲学 | 第15-21页 |
三、维也纳学派 | 第21-27页 |
第二节 纯粹法学构建的方法论 | 第27-32页 |
一、法律中的价值判断 | 第28-29页 |
二、因果与归属 | 第29-31页 |
三、规范的应然性 | 第31-32页 |
第三节 纯粹法学的反意识形态立场 | 第32-43页 |
一、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 第33-37页 |
二、法律概念的界定 | 第37-39页 |
三、法律解释问题 | 第39-40页 |
四、国内法与国际法的优位问题 | 第40-43页 |
第二章 基础规范解析 | 第43-55页 |
第一节 基础规范的作用 | 第43-47页 |
一、统摄规范体系 | 第43-46页 |
二、赋予规范效力 | 第46-47页 |
第二节 基础规范的内容 | 第47-50页 |
一、国内法的基础规范 | 第48页 |
二、国际法的基础规范 | 第48-49页 |
三、自然法的基础规范 | 第49-50页 |
第三节 基础规范的性质 | 第50-55页 |
一、先验范畴下的基础规范 | 第50-51页 |
二、蕴含定义下的基础规范 | 第51-53页 |
三、原初经验下的基础规范 | 第53-55页 |
第三章 对基础规范批评的追问 | 第55-62页 |
第一节 法律体系同一性问题 | 第55-58页 |
第二节 规范的纯粹性问题 | 第58-60页 |
第三节 规范认识的主体问题 | 第60-62页 |
结语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68-69页 |
后记 | 第69-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