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1页 |
| 前言 | 第11-12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9页 |
| 1. 梨(翠冠梨)的特征及品质 | 第12-13页 |
| ·梨(翠冠梨)的生物学特征 | 第12页 |
| ·梨(翠冠梨)的经济性状 | 第12页 |
| ·梨(翠冠梨)的品质特征 | 第12-13页 |
| 2. 梨果实采后研究 | 第13-24页 |
| ·梨果实采后物理性状的研究 | 第13-14页 |
| ·梨果实采后化学性状的研究 | 第14-18页 |
| ·梨果实采后贮藏条件的研究 | 第18-24页 |
| ·温度处理 | 第18-19页 |
| ·湿度处理 | 第19-20页 |
| ·热处理 | 第20页 |
| ·气调处理 | 第20-21页 |
| ·生物制品处理 | 第21-23页 |
| ·减压处理 | 第23-24页 |
| 3. 梨果实受虫危害的研究 | 第24-29页 |
| ·梨果实虫害的发生特点 | 第24-26页 |
| ·虫害对寄主果实种类具有喜嗜性 | 第24-25页 |
| ·虫害对寄主果实的成熟度具有选择性 | 第25-26页 |
| ·虫害危害期与寄主果品的挂果期的关系 | 第26页 |
| ·害虫的产卵性与果实的硬度的关系 | 第26页 |
| ·虫害对果品的发生危害规律 | 第26-27页 |
| ·虫害给果品带来的经济损失 | 第27页 |
| ·虫害对果品的危害及检疫现状 | 第27-29页 |
| 第二章 不同温度、不同贮藏时间对虫果物理性质的影响 | 第29-33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9-30页 |
| ·试验处理设计 | 第29页 |
| ·虫果硬度测定 | 第29-30页 |
| ·数据统计及图形分析 | 第30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0-31页 |
| ·不同温度处理对采后虫果硬度的影响 | 第30页 |
| ·不同贮藏时间对采后虫果硬度的影响 | 第30-31页 |
| ·小结与讨论 | 第31-33页 |
| ·小结 | 第31-32页 |
| ·讨论 | 第32-33页 |
| 第三章 不同温度、不同贮藏时间对虫果化学性质的影响 | 第33-45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3-35页 |
| ·试验处理设计 | 第33-34页 |
| ·相对电导率的测定 | 第34页 |
| ·MDA 含量的测定 | 第34页 |
| ·V_c 含量的测定 | 第34页 |
|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测定 | 第34页 |
| ·可滴定酸含量测定 | 第34页 |
| ·可溶性总糖测定 | 第34-35页 |
| ·数据统计及图形分析 | 第35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5-43页 |
| ·不同温度处理对采后虫果相对电导率的影响 | 第35页 |
| ·不同贮藏时间对采后虫果相对电导率的影响 | 第35-36页 |
| ·不同温度处理对采后虫果MDA 含量的影响 | 第36页 |
| ·不同贮藏时间对采后虫果MDA 含量的影响 | 第36-37页 |
| ·不同温度处理对采后虫果VC 含量的影响 | 第37-38页 |
| ·不同贮藏时间对采后虫果VC 含量的影响 | 第38页 |
| ·不同温度处理对采后虫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 | 第38-39页 |
| ·不同贮藏时间对采后虫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 | 第39-40页 |
| ·不同温度处理对采后虫果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 | 第40-41页 |
| ·不同贮藏时间对采后虫果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 | 第41页 |
| ·不同温度处理对采后虫果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影响 | 第41-42页 |
| ·不同贮藏时间对采后虫果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影响 | 第42-43页 |
| ·小结与讨论 | 第43-45页 |
| ·小结 | 第43-44页 |
| ·讨论 | 第44-45页 |
| 第四章 不同温度、不同贮藏时间对虫果乙烯产生速率的影响 | 第45-49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5-46页 |
| ·试验处理设计 | 第45页 |
| ·乙烯产生速率的测定 | 第45页 |
| ·呼吸强度的测定 | 第45页 |
| ·数据统计及图形分析 | 第45-46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6-48页 |
| ·不同温度处理对采后虫果乙烯生成速率的影响 | 第46页 |
| ·不同贮藏时间对采后虫果乙烯生成速率的影响 | 第46-47页 |
| ·不同温度处理对采后虫果呼吸强度的影响 | 第47页 |
| ·不同贮藏时间对采后虫果呼吸强度的影响 | 第47-48页 |
| ·小结与讨论 | 第48-49页 |
| 第五章 不同温度、不同贮藏时间对虫果部分酶活性的影响 | 第49-56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9-50页 |
| ·试验处理设计 | 第49页 |
| ·SOD 活性的测定 | 第49-50页 |
| ·CAT 活性的测定 | 第50页 |
| ·PPO 活性的测定 | 第50页 |
| ·POD 活性的测定 | 第50页 |
| ·数据统计及图形分析 | 第50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50-54页 |
| ·不同温度处理对采后虫果SOD 活性的影响 | 第50-51页 |
| ·不同贮藏时间对采后虫果SOD 活性的影响 | 第51页 |
| ·不同温度处理对采后虫果CAT 活性的影响 | 第51-52页 |
| ·不同贮藏时间对采后虫果CAT 活性的影响 | 第52页 |
| ·不同温度处理对采后虫果PPO 活性的影响 | 第52-53页 |
| ·不同贮藏时间对采后虫果PPO 活性的影响 | 第53页 |
| ·不同温度处理对采后虫果POD 活性的影响 | 第53-54页 |
| ·不同贮藏时间对采后虫果POD 活性的影响 | 第54页 |
| ·小结与讨论 | 第54-56页 |
| 第六章 不同温度、不同贮藏时间对虫果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第56-61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56-57页 |
| ·试验处理设计 | 第56页 |
| ·氨基酸测定方法:氨基酸分析仪测定法 | 第56-57页 |
| ·数据统计及图形分析 | 第57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57-60页 |
| ·不同温度处理对采后虫果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第57页 |
| ·不同贮藏时间对采后虫果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第57-60页 |
| ·小结与讨论 | 第60-61页 |
| ·小结 | 第60页 |
| ·讨论 | 第60-61页 |
| 第七章 全文总结 | 第61-63页 |
| ·小结与展望 | 第61页 |
| ·结论 | 第61-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8页 |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68-69页 |
| 缩略词 | 第69-70页 |
| 致谢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