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绪论 | 第10-18页 |
第一章 社会管理与人民内部矛盾的关系 | 第18-39页 |
第一节 社会管理相关理论阐述 | 第18-26页 |
一、社会管理内涵的界定 | 第18-21页 |
二、社会管理的职能 | 第21-23页 |
三、社会管理的方式 | 第23-24页 |
四、社会管理的创新 | 第24-26页 |
第二节 人民内部矛盾相关理论阐述 | 第26-36页 |
一、人民内部矛盾的科学内涵 | 第26-28页 |
二、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历史回顾 | 第28-36页 |
第三节 人民内部矛盾与社会管理之间的关系 | 第36-39页 |
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需要 | 第36-37页 |
二、认清复杂的社会矛盾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认识基础 | 第37-39页 |
第二章 当前几对主要的人民内部矛盾及其主要特点和突出表现 | 第39-54页 |
第一节 当前几对主要的人民内部矛盾 | 第39-43页 |
一、整体与部分的矛盾 | 第39-40页 |
二、区域经济的矛盾 | 第40-41页 |
三、不同利益主体的矛盾 | 第41-43页 |
四、意识形态领域中的矛盾 | 第43页 |
第二节 当前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特点 | 第43-46页 |
一、本质上是非对抗性,但是对抗陛趋势日益明显 | 第44页 |
二、物质利益矛盾是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焦点 | 第44-45页 |
三、社会群体性事件增多,矛盾的消极聚合力越来越大 | 第45-46页 |
第三节 当前人民内部矛盾的突出表现 | 第46-54页 |
一、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矛盾(以食品药品安全问题为例) | 第46-48页 |
二、劳资矛盾 | 第48-50页 |
三、低收入阶层和新富裕阶层的矛盾 | 第50-51页 |
四、“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矛盾 | 第51-54页 |
第三章 创新社会管理,化解人民内部矛盾 | 第54-69页 |
第一节 创新社会管理,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总原则 | 第54-58页 |
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强物质基础 | 第54-55页 |
二、坚持统筹兼顾,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 第55-56页 |
三、坚持“以人为本”,构筑社会和谐 | 第56-57页 |
四、坚持德治与法治的结合,完善管理机制 | 第57-58页 |
第二节 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化解主要的矛盾冲突 | 第58-69页 |
一、完善食品药品监管机制,化解消费者与生产者的矛盾 | 第59-60页 |
二、完善劳资关系协调机制,化解劳资矛盾 | 第60-63页 |
三、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化解贫富矛盾 | 第63-66页 |
四、完善公众参与制度,化解“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矛盾 | 第66-69页 |
结语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附录 | 第75-76页 |
后记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