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导论 | 第10-20页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文献述评 | 第11-16页 |
三、论文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四、创新之处与主要不足 | 第18-20页 |
第一章 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概述 | 第20-30页 |
第一节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基础 | 第20-25页 |
一、福利经济学理论 | 第20-23页 |
二、公共财政理论 | 第23-24页 |
三、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24-25页 |
第二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25-30页 |
一、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的科学界定 | 第25-27页 |
二、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与标准 | 第27-30页 |
第二章 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的趋势和现状 | 第30-45页 |
第一节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衡量 | 第30-33页 |
一、评价地区的选择 | 第30页 |
二、指标选取与设计 | 第30-32页 |
三、度量方法的选择与说明 | 第32-33页 |
四、度量指数的确定 | 第33页 |
第二节 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的变化趋势和现状 | 第33-45页 |
一、基础教育 | 第33-36页 |
二、公共卫生基础医疗 | 第36-38页 |
三、基础设施 | 第38-40页 |
四、社会保障 | 第40-42页 |
五、小结 | 第42-45页 |
第三章 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的影响因素 | 第45-57页 |
第一节 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的根本因素 | 第45-49页 |
一、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与地区的非均衡发展 | 第45-47页 |
二、地区非均衡发展的实证分析 | 第47-49页 |
第二节 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的主导因素 | 第49-54页 |
一、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与财政能力的差距 | 第49-52页 |
二、地区间转移支付分析 | 第52-54页 |
第三节 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的自身因素 | 第54-57页 |
一、民族地区的特殊性 | 第54-55页 |
二、民族地区政府供给存在的问题 | 第55-57页 |
第四章 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模式 | 第57-63页 |
第一节 实现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思路 | 第57-59页 |
一、长期:着力解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 | 第57-58页 |
二、中短期:加大财力供给,提升政府效率 | 第58-59页 |
第二节 现阶段实现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模式选择 | 第59-63页 |
一、财力供给视角: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 第59-60页 |
二、政府效率视角:完善民族地区公共服务体系 | 第60-63页 |
结语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6-67页 |
后记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