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组团式供电网络的设备调度关系转移及其模式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论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调度关系转移概述 | 第11-15页 |
·综合评价方法概述 | 第15-17页 |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广东省电网分析和调度关系分析 | 第19-33页 |
·广东省电网分析 | 第19-24页 |
·电网发展概述 | 第19-20页 |
·分区输电方案规划 | 第20-21页 |
·电网的组团式结构 | 第21-24页 |
·调度关系分析 | 第24-28页 |
·调度管理模式概述 | 第24页 |
·调度关系转移分析 | 第24-28页 |
·“十一五”期间调度员工作量分析 | 第28-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电网评价指标体系 | 第33-41页 |
·总体思路与原则 | 第33页 |
·考虑因素分析 | 第33-35页 |
·指标体系的构成 | 第35页 |
·指标体系构成分析 | 第35-40页 |
·清晰性 | 第35-37页 |
·管辖权 | 第37-38页 |
·安全性 | 第38-39页 |
·可靠性 | 第39页 |
·经济性 | 第39-40页 |
·电网结构评价指标体系 | 第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电网的综合评价过程 | 第41-60页 |
·引言 | 第41页 |
·综合评价过程 | 第41-50页 |
·层次分析法 | 第42-45页 |
·熵权理论 | 第45-48页 |
·综合权重计算 | 第48页 |
·熵权决策理论的排序方法 | 第48-50页 |
·广东省电网分析 | 第50-59页 |
·电网结构分区 | 第50-52页 |
·计算过程 | 第52-59页 |
·结果分析 | 第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电网调度权下放的具体操作方法 | 第60-69页 |
·调度权下放的可行性分析 | 第60页 |
·调度权下放的总体要求 | 第60-61页 |
·调度权下放的总体规定 | 第60-61页 |
·调度权下放的管理规定 | 第61页 |
·调度权下放后的注意事项 | 第61页 |
·东莞下放调度权的实践分析 | 第61-68页 |
·实施计划安排 | 第61-62页 |
·实施方案分析 | 第62页 |
·调度权下放的具体管理要求 | 第62-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