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本文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本文研究背景 | 第10页 |
·本文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本文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本文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本文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本文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本文创新之处 | 第18-19页 |
第2章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理论渊源 | 第19-31页 |
·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伦理思想 | 第19-25页 |
·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 | 第19-23页 |
·道家的生态伦理思想 | 第23-25页 |
·西方文化中的生态伦理思想 | 第25-30页 |
·古代西方文化的生态伦理思想 | 第26-27页 |
·近代西方文化的生态伦理思想 | 第27-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分析 | 第31-56页 |
·马克思的生态思想 | 第31-38页 |
·人与自然的关系 | 第31-34页 |
·可持续发展思想 | 第34-35页 |
·科技与自然 | 第35-36页 |
·新陈代谢裂痕理论 | 第36-38页 |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在中国的发展 | 第38-49页 |
·毛泽东思想的生态思想 | 第38-40页 |
·邓小平理论的生态思想 | 第40-43页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生态思想 | 第43-46页 |
·科学发展观中的生态思想 | 第46-49页 |
·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对马克思生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 第49-55页 |
·法兰克福学派的生态思想 | 第50-52页 |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 第52-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4章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 第56-70页 |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道德保障 | 第56-58页 |
·生态道德 | 第56-57页 |
·学校教育 | 第57-58页 |
·社会教育 | 第58页 |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保障 | 第58-61页 |
·建立政府综合决策机制 | 第59页 |
·建立健全环保法律体制 | 第59-60页 |
·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机制 | 第60-61页 |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群众基础保障 | 第61-63页 |
·环境非政府组织(NGO)的重要意义 | 第61-62页 |
·发展我国环境非政府组织(NGO)的途径 | 第62-63页 |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保障 | 第63-66页 |
·循环经济 | 第64页 |
·发展我国循环经济的途径 | 第64-66页 |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技术保障 | 第66-69页 |
·生态科技 | 第67页 |
·大力发展生态科技 | 第67-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结论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