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1-25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1-14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与存在的问题 | 第14-19页 |
·论文主要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9-20页 |
·论文研究目的与思路 | 第19-20页 |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20页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可能的创新点 | 第20-25页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3页 |
·可能的创新点 | 第23-25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综述 | 第25-42页 |
·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与SCP范式的提出 | 第25-26页 |
·SCP分析范式的理论体系 | 第26-38页 |
·哈佛学派 | 第26-30页 |
·芝加哥学派 | 第30-32页 |
·新奥地利学派 | 第32-33页 |
·新产业组织理论 | 第33-37页 |
·对产业组织理论各流派的述评 | 第37-38页 |
·SCP分析范式在寿险业的应用与本文使用的分析框架 | 第38-41页 |
·SCP范式在寿险业的应用 | 第38-40页 |
·本文使用的修正后的SCP分析范式 | 第40-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三章 国内外寿险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第42-72页 |
·SCP范式下中国寿险业的演进 | 第42-47页 |
·SCP单向因果关系为主要特征的发展阶段 | 第42-43页 |
·SCP双向互动关系为主要特征的发展阶段 | 第43-47页 |
·中国寿险业的外部发展环境与SCP范式 | 第47-60页 |
·中国寿险业发展的影响因素概述 | 第47-60页 |
·中国寿险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与SCP范式之间的互动 | 第60页 |
·国际寿险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第60-71页 |
·国际寿险市场概况 | 第60-62页 |
·日本的"寡头垄断"型寿险产业现状分析 | 第62-65页 |
·美国的"完全竞争"型寿险产业现状分析 | 第65-67页 |
·香港的"垄断竞争"型寿险产业现状分析 | 第67-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四章 中国寿险业的市场结构(S)分析 | 第72-103页 |
·中国寿险业的市场集中度分析 | 第72-87页 |
·市场集中度的衡量方法与基本类型 | 第72-78页 |
·中国寿险业的市场集中度特征分析 | 第78-84页 |
·中国寿险业市场集中度形成的原因 | 第84-87页 |
·中国寿险业的进入和退出壁垒 | 第87-94页 |
·寿险业的市场进入机制分析 | 第87-89页 |
·中国寿险业的进入壁垒分析 | 第89-92页 |
·中国寿险业的退出壁垒分析 | 第92-93页 |
·进入、退出壁垒对中国寿险业市场结构的影响 | 第93-94页 |
·中国寿险业的产权结构分析 | 第94-101页 |
·产权结构与中国寿险企业的组织形式 | 第94-96页 |
·国际上主要国家和地区寿险企业组织形态的变迁 | 第96-100页 |
·产权结构与寿险组织形态的变迁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 第100-101页 |
·本章小结 | 第101-103页 |
第五章 中国寿险业的市场行为(C)分析 | 第103-126页 |
·中国寿险公司的价格行为 | 第103-110页 |
·寿险市场价格行为的博弈分析 | 第103-106页 |
·中国寿险市场价格行为分析 | 第106-110页 |
·中国寿险公司的非价格行为 | 第110-125页 |
·寿险市场非价格行为的博弈分析 | 第110-112页 |
·寿险产品创新与产品差异化行为分析 | 第112-116页 |
·寿险营销差异化行为分析 | 第116-122页 |
·客户服务差异化行为分析 | 第122页 |
·广告与品牌宣传差异化行为分析 | 第122-125页 |
·本章小结 | 第125-126页 |
第六章 中国寿险业的市场绩效(P)分析 | 第126-153页 |
·中国寿险业的宏观市场绩效:公共绩效 | 第126-136页 |
·寿险业公共绩效的评价指标 | 第126-127页 |
·寿险业公共绩效的影响因素 | 第127-128页 |
·中国寿险业公共绩效的实证分析 | 第128-136页 |
·中国寿险业的微观市场绩效:厂商绩效 | 第136-148页 |
·寿险企业效率内涵 | 第136-139页 |
·效率的测量方法 | 第139-141页 |
·DEA模型与中国寿险企业效率的实证分析 | 第141-148页 |
·中国寿险业的市场绩效存在的问题 | 第148-152页 |
·各地区公共绩效差距太大 | 第148-149页 |
·盈利能力较低 | 第149-150页 |
·经营效率不高 | 第150-152页 |
·退保率迅速提高 | 第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152-153页 |
第七章 中国寿险SCP之间的关系 | 第153-168页 |
·中国寿险业的市场行为与市场结构之间的关系 | 第153-154页 |
·中国寿险业的市场绩效与市场结构之间的关系 | 第154-165页 |
·截面数据分析 | 第155-158页 |
·面板数据分析 | 第158-164页 |
·市场绩效与市场结构的关系 | 第164-165页 |
·中国寿险业的市场行为与市场绩效的关系 | 第165页 |
·中国寿险业SCP之间的关系对寿险业发展的影响 | 第165-167页 |
·本章小结 | 第167-168页 |
第八章 中国寿险产业发展政策建议 | 第168-182页 |
·SCP范式与中国寿险产业政策的调整 | 第168-175页 |
·寿险产业政策及其与SCP的关系 | 第168页 |
·中国寿险产业政策对SCP的影响 | 第168-172页 |
·目前中国寿险产业政策存在的问题 | 第172-175页 |
·优化市场结构的政策建议 | 第175-177页 |
·进一步增加市场主体 | 第175-176页 |
·鼓励保险市场的国内外并购 | 第176页 |
·鼓励多种组织形式的寿险企业发展 | 第176-177页 |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 第177页 |
·改变市场行为的政策建议 | 第177-179页 |
·鼓励差异化的创新行为,进一步丰富市场竞争手段 | 第177-178页 |
·在市场结构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行业自律 | 第178页 |
·进一步加强市场行为监管 | 第178-179页 |
·提高市场绩效的政策建议 | 第179-181页 |
·转变粗放型的发展方式,走内涵式、集约型发展道路 | 第179-181页 |
·进一步强化市场行为对市场绩效传导机制 | 第181页 |
·大力发展保障程度高、创费创佣能力强的产品 | 第181页 |
·本章小结 | 第181-182页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82-184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182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182-184页 |
参考文献 | 第184-200页 |
致谢 | 第200-202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2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