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缩略语表 | 第12-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28页 |
1 前言 | 第13页 |
2 镉污染及植物的抗性机理 | 第13-22页 |
·土壤中镉污染 | 第13-14页 |
·镉对植物的毒害 | 第14-17页 |
·植物对镉的抗性机理 | 第17-22页 |
3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对植物的影响 | 第22-28页 |
·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22-23页 |
·对植物根系的影响 | 第23-24页 |
·对植物元素吸收的影响 | 第24-25页 |
·与其它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 | 第25-28页 |
第二章 课题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第28-30页 |
1 选题依据 | 第28页 |
2 研究内容 | 第28-29页 |
3 技术路线 | 第29-30页 |
第三章 镉胁迫下黑麦草根系对二氧化碳升高的响应 | 第30-44页 |
1 前言 | 第30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30-32页 |
·植物栽培 | 第30-31页 |
·根系扫描 | 第31页 |
·含量测定 | 第31页 |
·BCF和Ti值计算 | 第31-32页 |
·统计分析 | 第32页 |
3 实验结果 | 第32-39页 |
·生长情况 | 第32-33页 |
·根系形态 | 第33-37页 |
·镉含量 | 第37-39页 |
4 讨论 | 第39-43页 |
·CO_2浓度升高对Cd胁迫条件下黑麦草生物量的影响 | 第39-40页 |
·CO_2浓度升高对Cd胁迫条件下黑麦草根系的影响 | 第40-42页 |
·CO_2浓度升高对Cd胁迫条件下黑麦草Cd吸收的影响 | 第42-43页 |
5 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镉胁迫下黑麦草植物络合素合成对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响应 | 第44-60页 |
1 前言 | 第44-45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45-47页 |
·药品与试剂 | 第45页 |
·标准溶液和试剂配制 | 第45页 |
·植物材料及栽培 | 第45-46页 |
·样品制备 | 第46页 |
·仪器及色谱条件 | 第46-47页 |
·准确度,精密度和回收率 | 第47页 |
·统计分析 | 第47页 |
3 实验结果 | 第47-57页 |
·色谱条件的优化 | 第47-48页 |
·标准曲线及检测限 | 第48-49页 |
·方法性能指标的考察 | 第49-51页 |
·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对黑麦草镉积累的影响 | 第51-52页 |
·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对黑麦草巯基化合物合成的影响 | 第52页 |
·SH与Cd含量的关系 | 第52-57页 |
4 讨论 | 第57-59页 |
·测定方法的建立及优势 | 第57页 |
·大气CO_2升高条件下PCs与Cd的关系 | 第57-59页 |
5 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镉胁迫条件下黑麦草光合作用和抗性系统对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响应 | 第60-78页 |
1 前言 | 第60-61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61-64页 |
·试土样及制备 | 第61-62页 |
·试验管理 | 第62页 |
·实验指标测定 | 第62-64页 |
·统计分析 | 第6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64-73页 |
·植物生长情况 | 第64-65页 |
·光合作用 | 第65-67页 |
·镉含量 | 第67-68页 |
·MDA含量和SOD活性 | 第68-70页 |
·植物络合素含量 | 第70-72页 |
·C、N、S含量 | 第72-73页 |
4 讨论 | 第73-76页 |
·CO_2升高对Cd胁迫下黑麦草植物生长和耐性指数的影响 | 第73-74页 |
·CO_2升高对Cd胁迫下黑麦草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74-75页 |
·CO_2升高对Cd胁迫下黑麦草Cd和PCs的关系影响 | 第75-76页 |
·CO_2升高对Cd胁迫下黑麦草植物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第76页 |
5 小结 | 第76-78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78-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101页 |
致谢 | 第101-102页 |
已发表和待发表文章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