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1-19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页 |
一 理论意义 | 第12页 |
二 实践意义 | 第12页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一 河南形象研究 | 第12-13页 |
二 形象宣传片研究 | 第13-14页 |
三 叙事学理论研究 | 第14-15页 |
四 叙事理论与影像作品研究 | 第15-17页 |
第四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17-19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7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三 创新点 | 第18-19页 |
第一章 河南形象宣传片的背景、概况及传播价值 | 第19-27页 |
第一节 河南形象宣传片产生的背景 | 第19-21页 |
一 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 第19-20页 |
二 刷新外界对河南形象认知的需要 | 第20页 |
三 加大河南对外交流和交往的需要 | 第20-21页 |
第二节 河南形象宣传片概况 | 第21-24页 |
一 河南形象宣传片的内涵、特点 | 第21-22页 |
二 河南形象宣传片的主要类型 | 第22-23页 |
三 河南形象宣传片产生的影响 | 第23-24页 |
第三节 河南形象宣传片的传播价值 | 第24-27页 |
一 扩大地域传播范围 | 第24页 |
二 树立河南新形象 | 第24-25页 |
三 增强“他者”认同 | 第25-27页 |
第二章 河南形象宣传片内部叙事分析 | 第27-39页 |
第一节 叙事时间与速度 | 第27-31页 |
一 叙事时序:故事时间与叙事时间 | 第27-29页 |
二 叙事时距:快慢之中凸显节奏起伏 | 第29-31页 |
第二节 叙事的展开方式与结构 | 第31-34页 |
一 叙事方式:河南形象的“讲述”和“展示” | 第31-32页 |
二 叙事结构:汇编型、散文型、故事链型 | 第32-34页 |
第三节 叙事的聚焦与内容 | 第34-39页 |
一 叙事聚焦:折射河南形象的不同侧面 | 第34-37页 |
二 叙事内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河南符号 | 第37-39页 |
第三章 河南形象宣传片外部叙事分析 | 第39-44页 |
第一节 差异化语境中河南形象的叙事 | 第39-41页 |
一 语境的含义 | 第39-40页 |
二 河南形象宣传片的语境:文本语境与社会语境的结合 | 第40-41页 |
第二节 个性化读者中“期待视野”的满足 | 第41-44页 |
一 后经典叙事学中的“读者” | 第41-42页 |
二 河南形象宣传片的接受:满足读者的“期待视野” | 第42-44页 |
第四章 河南形象宣传片的叙事局限与对策 | 第44-55页 |
第一节 河南形象宣传片叙事局限分析 | 第44-46页 |
一 无差异、浅层次叙事 | 第44-45页 |
二 印象式、碎片化叙事 | 第45-46页 |
三 河南人物“缺位” | 第46页 |
第二节 河南形象宣传片叙事对策分析 | 第46-55页 |
一 讲述“河南故事”:情景交融中提升叙事感染力 | 第47-49页 |
二 突出“河南人物”:使叙事表达更加灵动饱满 | 第49-50页 |
三 塑造“立体河南”:用多重视角透视不同侧面 | 第50-52页 |
四 营造“象外之象”:用艺术留白提升叙事境界 | 第52-55页 |
结语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个人简历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