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园艺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观赏园艺类病虫害论文

菊花CmMYBs基因克隆及其抗蚜性功能鉴定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缩略词表第11-12页
引言第12-13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25页
    1 植物MYB家族转录因子研究进展第13-19页
        1.1 植物MYB家族转录因子的结构特点及分类第13-15页
        1.2 植物MYB家族转录因子的起源与进化第15页
        1.3 植物MYB家族转录因子的生物学功能第15-19页
            1.3.1 植物苯丙烷类次生代谢的调节第15-18页
            1.3.2 植物细胞形态和模式建成的调控第18页
            1.3.3 植物激素合成及信号传导的调控第18-19页
            1.3.4 植物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应答调控第19页
    2 植物抗蚜性研究进展第19-24页
        2.1 植物抗蚜性机制的研究第20-22页
            2.1.1 植物抗蚜性机制类型第20-21页
            2.1.2 蚜虫诱导的植物防御途径第21-22页
            2.1.3 蚜虫诱导的植物免疫反应第22页
        2.2 植物抗蚜性基因工程研究进展第22-23页
        2.3 菊花抗蚜性研究进展第23-24页
            2.3.1 菊花的主要危害蚜虫—菊姬长管蚜的生物学特性第23页
            2.3.2 菊花抗蚜性生理与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第23-24页
    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24-25页
第二章 菊花CmMYBs转录因子的克隆和序列分析第25-35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5-30页
        1.1 植物材料第25页
        1.2 试剂与仪器第25-26页
            1.2.1 试剂及菌株第25-26页
            1.2.2 仪器设备第26页
        1.3 实验方法第26-30页
            1.3.1 总RNA的提取第26页
            1.3.2 1st-Strand cDNA的合成及检测第26-27页
            1.3.3 特异性引物的设计第27页
            1.3.4 3'RACE PCR第27页
            1.3.5 5'RACE PCR第27-28页
            1.3.6 cDNA全长和ORF序列的获得第28-29页
            1.3.7 序列分析及系统进化树构建第29-30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0-34页
        2.1 菊花CmMYB58.1和CmMYB58.2基因的克隆第30-31页
            2.1.1 目的基因中间片段的获得第30-31页
            2.1.2 3'RACE和5'RACE-PCR结果第31页
            2.1.3 目的基因cDNA全长及ORF的获得第31页
        2.2 菊花CmMYB58.1和CmMYB58.2基因序列分析及系统进化关系第31-34页
            2.2.1 序列分析第31-32页
            2.2.2 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比对第32-33页
            2.2.3 系统进化树构建第33-34页
    3 讨论第34-35页
第三章 CmMYB58.1和CmMYB58.2的表达特性及转录激活活性分析第35-47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6-39页
        1.1 植物材料第36页
        1.2 试剂与仪器第36页
            1.2.1 试剂及菌株第36页
            1.2.2 仪器设备第36页
        1.3 实验方法第36-39页
            1.3.1 表达特性分析第36-37页
            1.3.2 转录激活活性分析第37-38页
            1.3.3 亚细胞定位分析第38-39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9-44页
        2.1 蚜虫和机械伤处理后CmMYB58.1和CmMYB58.2的表达分析第39-40页
        2.2 CmMYB58.1和CmMYB58.2在不同组织器官中的表达分析第40页
        2.3 转录激活活性和亚细胞定位分析第40-44页
            2.3.1 pENTR1A-CmMYB58.1/CmMYB58.2载体的获得第40-41页
            2.3.2 重组载体pGBKT7-CmMYB58.1/CmMYB58.2的构建第41-42页
            2.3.3 重组载体pMDC43-CmMYB58.1/CmMYB58.2的构建第42页
            2.3.4 转录激活活性分析第42-43页
            2.3.5 亚细胞定位分析第43-44页
    3 讨论第44-47页
第四章 CmMYB58.1和CmMYB58.2的抗蚜性功能鉴定及其抗蚜性机制解析第47-61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8-51页
        1.1 植物材料第48页
        1.2 试剂与仪器第48页
            1.2.1 试剂及菌株第48页
            1.2.2 仪器设备第48页
        1.3 实验方法第48-51页
            1.3.1 遗传转化菊花'神马'第48-49页
            1.3.2 转基因株系抗蚜性鉴定第49页
            1.3.3 转基因株系抗蚜机制研究第49-51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1-58页
        2.1 转基因株系的潮霉素检测第51-52页
        2.2 转基因株系的qRT-PCR检测第52-53页
        2.3 转基因株系的抗蚜性鉴定第53-56页
            2.3.1 转CmMYB58.1株系抗蚜性鉴定第53-55页
            2.3.2 转CmMYB58.2株系抗蚜性鉴定第55-56页
        2.4 CmMYB58.1和CmMYB58.2调节抗蚜性的机制研究第56-58页
            2.4.1 木质素自发荧光的观察第56-57页
            2.4.2 转基因株系中木质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变化第57-58页
    3 讨论第58-61页
全文结论第61-63页
创新之处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73页
附录第73-8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3-85页
致谢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美国对华光伏“双反”事件对我国A股光伏产业上市公司股价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不良资产处置的个案研究--HS地产环球中心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