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市保障房建设融资问题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一、绪论 | 第9-19页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1、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2、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1、境外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2、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三)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4-17页 |
1、相关概念界定 | 第14-16页 |
2、理论工具 | 第16-17页 |
(四)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1、研究方法 | 第17页 |
2、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五)创新点与不足 | 第18-19页 |
二、平顶山市保障房建设融资现状 | 第19-26页 |
(一)平顶山市保障房建设概况 | 第19-21页 |
1、平顶山市保障房类型 | 第19-20页 |
2、平顶山市保障房建设概况及取得的成效 | 第20-21页 |
(二)平顶山市保障房建设融资构成与模式 | 第21-26页 |
1、平顶山市保障房建设融资构成 | 第21-22页 |
2、平顶山市保障房建设主要融资模式 | 第22-26页 |
三、平顶山市保障房建设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 第26-34页 |
(一)保障房建设融资存在的问题 | 第26-30页 |
1、融资体制不健全 | 第26-27页 |
2、尚未形成多元化融资模式 | 第27-28页 |
3、缺乏有力的融资支持机制 | 第28-29页 |
4、保障房融资资金管理薄弱 | 第29-30页 |
(二)原因分析 | 第30-34页 |
1、政府角色定位不清 | 第30页 |
2、地方政府财力不足 | 第30-31页 |
3、保障房自身收益低 | 第31页 |
4、资本市场不健全 | 第31-32页 |
5、缺乏立法保障 | 第32页 |
6、融资管理体系不健全 | 第32-34页 |
四、加强保障房建设融资的建议 | 第34-43页 |
(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 第34-35页 |
1、明确财政事权 | 第34页 |
2、体现政府主体地位 | 第34-35页 |
3、确保财政投入 | 第35页 |
4、强化财政资金的积极效应 | 第35页 |
(二)建立多元化融资模式 | 第35-39页 |
1、探索新型的融资模式 | 第35-37页 |
2、创新资金来源渠道 | 第37-38页 |
3、保障房融资模式的选择 | 第38页 |
4、构建完善的融资体系 | 第38-39页 |
(三)加强融资支持机制 | 第39-41页 |
1、完善法律法规 | 第39-40页 |
2、加强政策引导 | 第40-41页 |
(四)完善融资管理体制 | 第41-43页 |
1、成立保障房融资监管机构 | 第41页 |
2、强化资金管理,优化资金利用 | 第41-42页 |
3、健全风险防范机制,强化风险管理 | 第42-43页 |
五、主要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个人简历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