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导论 | 第17-36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7-2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7-1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9-21页 |
1.2 研究思路和基本框架 | 第21-24页 |
1.2.1 研究思路 | 第21页 |
1.2.2 基本框架 | 第21-22页 |
1.2.3 技术路线图 | 第22-24页 |
1.3 主要研究方法 | 第24-25页 |
1.3.1 文献分析法 | 第24页 |
1.3.2 数据包络分析法 | 第24页 |
1.3.3 多元回归分析法 | 第24-25页 |
1.4 相关理论与研究述评 | 第25-35页 |
1.4.1 相关理论述评 | 第25-31页 |
1.4.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第31-35页 |
1.5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 第35-36页 |
1.5.1 创新之处 | 第35页 |
1.5.2 不足之处 | 第35-36页 |
2 城市空间组织演化历程、现状及趋势 | 第36-56页 |
2.1 城市空间组织演化的历程 | 第36-39页 |
2.1.1 初始阶段:以集聚为主的城市化阶段 | 第36-37页 |
2.1.2 加速阶段:集聚与扩散并行的城市形成阶段 | 第37-38页 |
2.1.3 成熟阶段:以扩散与管控为主的城市发展阶段 | 第38-39页 |
2.2 我国城市空间组织发展现状 | 第39-53页 |
2.2.1 我国城市空间组织概况 | 第39-49页 |
2.2.2 我国城市空间组织特征 | 第49-51页 |
2.2.3 我国城市空间组织困境 | 第51-53页 |
2.3 城市空间组织发展趋势 | 第53-55页 |
2.3.1 城市规模日趋合理化 | 第53-54页 |
2.3.2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 第54页 |
2.3.3 精明增长成为主导方向 | 第54-55页 |
2.4 主要结论 | 第55-56页 |
3 城市增长边界管控与城市空间组织优化:内在机理分析 | 第56-64页 |
3.1 城市增长边界管控实施背景及动力 | 第56-59页 |
3.1.1 城市增长边界实施背景 | 第56-57页 |
3.1.2 城市增长边界管控的动力 | 第57-59页 |
3.2 城市空间组织优化影响因素 | 第59-61页 |
3.2.1 城市空间组织结构 | 第59-60页 |
3.2.2 城市空间组织形态 | 第60页 |
3.2.3 城市空间组织绩效 | 第60-61页 |
3.3 城市增长边界与城市空间组织影响路径 | 第61-62页 |
3.3.1 “城市规模-产业结构-城市空间形态绩效”路径 | 第62页 |
3.3.2 “城市规模-城市人口-城市空间形态绩效”路径 | 第62页 |
3.3.3 “城市规模-污水处理率-城市空间生态绩效”路径 | 第62页 |
3.3.4 “城市规模-人均可支配收入-城市空间社会绩效”路径 | 第62页 |
3.4 主要结论 | 第62-64页 |
4 城市增长边界管控与城市空间组织绩效:基于郑州市相关数据的实证研究 | 第64-91页 |
4.1 郑州市空间组织绩效测度方法 | 第64-66页 |
4.2 郑州市空间组织绩效测度的指标体系构建 | 第66-69页 |
4.2.1 指标选择的原则 | 第66-67页 |
4.2.2 郑州市空间组织绩效投入产出指标选择 | 第67-69页 |
4.3 基于DEA的郑州市空间组织绩效测度 | 第69-75页 |
4.3.1 数据来源 | 第69-70页 |
4.3.2 城市空间组织效率评价 | 第70-74页 |
4.3.3 城市空间组织绩效测度结果分析 | 第74-75页 |
4.4 城市空间组织绩效影响因素分析:来自郑州市的观察 | 第75-89页 |
4.4.1 研究方法 | 第75-76页 |
4.4.2 数据来源 | 第76-77页 |
4.4.3 构建城市空间组织绩效影响因素模型 | 第77-86页 |
4.4.4 城市空间组织影响因素结果分析 | 第86-89页 |
4.5 主要结论 | 第89-91页 |
5 城市空间组织优化的政策体系构建 | 第91-96页 |
5.1 积极推进城市空间发展政策制度建设 | 第91-92页 |
5.2 有效引导城市空间规模健康有序发展 | 第92-93页 |
5.3 深入优化调整城市空间产业结构布局 | 第93-94页 |
5.4 提升改进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能力 | 第94-95页 |
5.5 不断完善落实改善城市空间绩效措施 | 第95-96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96-99页 |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第96-97页 |
6.2 未来研究的方向 | 第97-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5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05-106页 |
致谢 | 第106页 |